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工的問題,根本就沒時間管她。

在遊|行活動中,她認識了復旦大學的王平嘉,彼時的王平嘉年方18,剛剛進入復旦大學,出生於江浙絲綢大家,翩翩公子,溫潤如玉,帶著一副金絲眼鏡,看上去斯文的很,實際上卻是個思想開闊見解獨到的熱血青年。

她是怎麼認識王平嘉的呢?明鏡經常跟著學生們一起參加遊|行,有一日政府派兵驅趕,場面開始混亂起來,明鏡在擁擠的人潮中掙扎,像大海中的一粒蜉蝣一般,只能隨波逐流,半點辦法也沒有,在她快要摔倒的時候,被一雙乾淨有力的手抓住了,然後這雙手牽著她一步一步艱難的離開了人群。

脫離險境後,王平嘉斯斯文文的對明鏡說:“小姑娘,快回家去吧,以後不要再出來了,太危險了。”

明鏡還沒來及出口的謝意全部嚥了下去:“我還以為先生是個思想開明之人,沒想到倒是我看走了眼,難道愛國還有年齡性別之分嗎?你可以他可以,莫非有人規定我不能為國家盡一份心力嗎?”

看著瞪著大大的眼睛,眼鏡裡面燃燒著火焰的明鏡,王平嘉取下了眼鏡,慎重的向她道歉:“抱歉,是在下狹隘了,在下王平嘉,就讀於復旦大學,不知道姑娘如何稱呼?”

明鏡是個講理的人,既然這個人道歉了,明鏡的火氣下去了些,她輕輕咳了一聲,回道:“我叫明鏡,就讀於聖瑪利亞女中。”

王平嘉看了看明鏡,問道:“你一個人來的?你的同學們呢?”

明鏡眼珠亂晃,隨口扯到:“剛才人太多,失散了。”

王平嘉沒有拆穿明鏡的謊言,只是說:“你們都是女孩子,遇到這種情況很被動,要不這樣吧,你以後跟我們一起活動嗎?”

明鏡點了點頭:“既然你邀請了,那我就勉為其難吧,我家就住在法租界的明公館,平時可以到學校找我,放假的話就可以到家裡找我,直接跟門房說就行了。”

二人邊走邊聊,王平嘉將明鏡送回家後才折返回學校。

越來越多的工人、學生、市民參與遊|行示威活動,北洋政府開始逮捕領頭人物,陳獨秀先生也因為散發宣言被捕,各地學生團體和社會知名人士紛紛通電,抗議政府的這一暴行,

面對強大社會輿論壓力,總統徐世昌提出辭職,然後工人相繼復工,學生停止罷課,最終,政府代表沒有在《凡爾賽合約》上簽字。

明鏡和王平嘉在這次的學生運動中慢慢建立起革命友情。

學生活動結束後,因為王平嘉的關係,明鏡經常參加他們組織的活動,排練話劇、新文化學社等等,她甚至跟他們一起向報社投稿,雖然她還在讀中學,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與這一幫熱血青年的接觸中,明鏡的思想逐漸發生了變化,她覺得自己的心更加明晰了,慢慢的她終於確定自己想要做些什麼。

漸漸的,明鏡和王平嘉的革命友情昇華成了志同道合的男女愛情,王平嘉專程從家裡拿來一隻翡翠鐲子送給她,為此她專程從瑞士訂做了一塊男士手錶做了定情信物。

1921年,在明鏡17歲那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那一年是她人生中的轉折點。

那時候,王平嘉剛剛大三,在這幾年的新文化運動中,他的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對北洋政府完全失望,弱國無外交,民眾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他覺得以文救國這條路已經行不通了。作為一個有抱負的熱血青年,他打算去南方,孫先生在南方建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民主民生民權的“三民主義”傳到上海這邊,很是激勵了一大批有志青年。

那一年,王平嘉打算報考黃埔軍校,投筆從戎。做決定之前,他跟明鏡認真的懇談了一番,看著慷慨激昂的王平嘉,明鏡的心裡也是熱血上湧,那一刻,她對王平嘉的愛達到了頂峰,這個心繫天下、滿腔熱血的大好男兒是她明鏡的男朋友,她毫不猶豫的同意了王平嘉的觀點,並且打算與他一起南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她明鏡也想為祖國去戰鬥!

他們已經訂好了計劃,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汪家的汪芙蕖覬覦明家產業已久,使用各種陰謀手段妄圖奪取明家的產業,父親因此病重在床,只留下了“我明家三世不與汪家結盟、結親、結友鄰”的遺訓便含恨而終,母親在父親過世後沒幾天也跟著去了,汪芙蕖並不死心,僱人妄圖在大街上撞死他們姐弟二人,有個帶著孩子的女人推開了明鏡,她自己卻被撞身亡,只留下一個三歲的孩子弟弟。

明鏡咬著牙辦完父親的喪事又辦母親的喪事,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