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了,這是寓‘平安穩當’意。
又有一位女方的福全婦人,將一隻焚著炭火、香料的銅腳爐擱到新娘子的座位底下。現在冬天還好,要是夏天的話,非捂出一屁股痱子不可。
然後放炮仗,並用茶葉、米粒撒轎頂驅邪之後,終於可以吹吹打打起轎了!
八抬大花轎在街上透過時,又引得無數圍觀老百姓十分羨慕,因為尋常百姓結婚時,都是坐四抬轎子的——只有誥命夫人才能坐八抬的轎子。
時間掐算的十分精準,花轎進入沈家大門,正好是夕陽西斜,紅霞滿天的時刻。沈家大開中門,奏樂放炮仗迎轎。
轎子落下,樂聲戛然而止,擔任儐相的會稽山陰兩縣令便分立在大門左右,二人一個是‘引贊’,一個是‘通贊’。
只聽引贊先道:“新郎佇立於轎前。”沈默趕緊從馬上下來,依言站在轎子前。
通贊又道:“啟轎,新人起。”轎門卸下,已經坐麻了半邊身子的若菡,這才敢為不可查的活動活動腰,扶著喜娘的胳膊站起身來。
引贊接著道:“新郎搭躬!”沈默趕緊拱手延請自己的新娘,喜娘將新娘手中扎著大紅繡球的紅綢子,遞給新郎子一端。
還是引讚道:“新郎新娘直花堂前。”二位新人便以那紅綢紅繡球相連,男左女右,沿著地上長長的紅氈,進大門,直往正堂走去。
正堂前已經置香燭,陳祖先牌位。擺上糧鬥,內裝五穀雜糧、花生、紅棗,上面帖著雙喜字。
當引讚道:“新郎新娘就位。”時,兩位新人已經站在供桌前。
通讚道:“新郎新娘進香。”便有人給新郎兩束香,沈默就著蠟燭點著了,然後分一束給若菡。這時引讚道:“跪,獻香!”
兩人就給祖先的牌位跪下,隨著通讚的命令叩首,再叩首,三叩首,拜了天地祖先。
“二拜高堂!”通讚道。
一對新人,便給坐在上首樂得合不攏嘴的沈賀磕三個頭,沈賀那眼淚啊,不爭氣的往下流,擦都擦不及。
“夫妻對拜!”沈默和若菡又互相三叩首!自此緣定三生!
“禮畢,送入洞房!”伴著這一聲仙音,繁縟的拜堂儀式終於完成。由兩個小儇捧著龍鳳花燭在前導行,新郎執綵球綢帶引新娘進入洞房。地面紅毯上,卻是鋪著五隻麻袋,新郎新娘的腳,都須踏在麻袋上行走。
踏過一隻,男方的幾個喜娘又遞傳於前、接鋪於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傳宗接代’!也有‘五代見面’的意思。
待把若菡送進洞房後,沈默只是稍座,便被一群婆娘攆出去,他得給外面的至親好友敬酒……中午那些賓客基本上已經散去,只有關係特別近的才會留下來,參加這一席。
所以現在留在屋裡的,都算是很親的人了……胡宗憲堅持沒走,唐順之也在,還有沈老爺、長子、還有跟胡宗憲一齊出現的沈京,以及代表沈煉的沈襄,可見確實不論尊卑,只看親疏。
大家都知道他不能喝酒,也不想攪了沈默的洞房花燭夜,便一人敬他一杯,便放他去洞房了……
第三七二章 洞房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羞看月闡人靜處。
沈府後院的東廂房,是沈默這輩子出生的地方。為了兒子結婚,沈賀請人打通了東廂的三間屋,變成一個合書房、起居房和臥房為一體的大套間,並不惜本錢的進行了裝潢,此刻煥然一新,富麗堂皇。
地板上鋪著大塊的厚厚紅氍毹,牆上貼著大紅的囍字,就連垂在地上的紗幔,也換成了喜慶的紅色。用最熱烈的方式,宣告著這是沈默和若菡的洞房。
這也是他倆的花燭夜。六根粗若兒臂的龍鳳蠟燭爆著燈花,兩個紫銅色暖籠中,堆滿了寸長銀炭,紅通通的火光,與屋樑上吊下來的幾盞紅燈籠上下輝映,把個洞房暖紅成一片。
床頭的青瓷獅子鈕香爐裡檀香繚繞,燭光與香霧讓屋子裡朦朦朧朧,映襯著靜靜坐在床前,身穿大紅色喜服的新娘子,更顯誘人無比。
此時月上柳梢頭,房裡的丫鬟婆子們都散了,洞房裡只有新郎與新娘兩人,“可算是清淨了。”沈默長舒口氣道:“結婚這種事兒,一輩子一回就足夠了。”
原本坐在合歡床前作嫻靜狀的若菡,差點沒一頭栽到地上,心道:‘難不成,你原先還做了二婚的打算?’
不過她蓋著紅蓋頭,沈默也看不清伊的表情,便走到她面前,自顧自道:“今天可累壞我了,起碼敬酒一千桌,手都舉不起來了。”
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