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四章 束氏狸狌(上)
如何處置那些鬧事的監生,是個棘手的大問題,依法辦事當然最簡單,但那是對府尹、通判們的要求。若朝廷的要求僅止於此,就不需要沈默來東南了。
內閣對此事的要求只有一個,便是將不良影響控制到最低。這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要將民間的負面輿論控制在最小;二是要將對科舉威嚴的影響控制在最小;三是要將世家大族的反彈控制在最小。
前兩條興許派個幹員過來就能解決,但第三條,徐階知道,只有以沈默在東南的影響力,才有可能做到。
既然奉命前來,就得把差事辦好,沈默仔細分析了處境,發現如果一切按照規矩來,是不可能同時達成這三條的。必須行一些非常之事,承擔必要的風險,才能做到皆大歡喜。
在短暫的沉默後,他決定先把監生的問題解決掉,因為這是當前最表面化、關注度最高、也是最容易引起事態惡化的一點……不管對錯,監生們都是讀書人,而這個社會的輿論,完全在士林的控制之下,是否對讀書人關懷體恤,是士林褒貶是非的重大評判。萬一拖得久了,真餓死幾個監生,就算把別得方面做得再漂亮,也不會取得士林的諒解……至少冷血、酷吏這種大傷人氣的稱號,扣在他頭上在所難免。
關口是讓監生們活著走出南大牢,且回去後不再鬧事。所以明知道南京刑部要玩暗度陳倉,他非但不阻止,還將計就計,大膽的來了一出‘沈閣老義釋犯監生’,索性把監生們一股腦都放了,且沒有進行任何的備案登記,讓他們依然有參加科舉的資格,順便還挑撥了他們和那些世家子弟的關係,讓他們認清了現實。
監生們絕處逢生,對沈默自然感激不盡。而且他們還能夠參加下屆科舉,已然是喜出望外了,哪裡還有臉再在‘皿字號’的存廢上糾纏?還是回去好好讀書,三年後再見吧。
退一步海闊天空,這話不僅適用於監生們,對沈默同樣如此。他不追究監生們的罪過,換來了寶貴的戰略縱深……現在連當事者都不鬧了,那些背後妄圖借勢造勢之人,自然也沒了借題發揮的靶子,只能灰溜溜的閉嘴了。
所以當沈默宣佈這個訊息後,畫舫上諸位的表情十分精彩……看來沈大人的寶刀,並未在北京消磨生鏽,出鞘後還是那麼犀利,一下子就讓這事件鬧不下去了。
雖然這樣做的代價,是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但以沈默的性格,捨己為人的事情是不會做的,他敢這樣做,自然有把握玩得轉。浸淫官場十幾年,他深知這個人治社會,講的是法外容情……這個情是情面,是士林的感情。換言之,你的處置要符合士林的口味,這才是得到好評的關鍵。
沈默對監生的處置,其實是與法無據,但又情有可原的……對監生們網開一面,給他們個重新做人的機會,在士林看來,就是在保護讀書人的種子,就是他沈閣老寬仁厚道,敢作敢當的體現。對此清流士林只會傳為美談,並不會去計較他的行為,是否符合大明律法的有關規定。
當然,這也得是他以閣老之尊,狀元出身,且向來風評極佳、底盤極穩,儘管撒漫作去,只會有好的議論,人皆稱頌而已。要是換成一般的官員這樣做,萬一判有風評彈劾,就招架不住,怕是再大的好評也無福消受。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就是這個道理。
畫舫行在槳聲燈影的秦淮河上。
船艙外絲竹悠悠、歌聲嫋嫋,船艙內卻一片凝重氣氛。當前的狀況,讓諸位家主感到十分的被動,都在默默的猜測著,沈大人的底限在哪裡?
沈默也不急,喝著茶,讓他們冷靜了片刻,才輕咳一聲,打破沉默道:“諸位是否以為,我沈默到北京當了幾年官兒,一顆心就偏向朝廷了?”
“不敢,不敢……”眾人連忙否認,但他們的臉上,還是帶出一絲頗以為然……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現實。
“如果那樣想,就大錯特錯了。”沈默沉聲道:“我沈默,過去、現在、將來,始終都是和你們站在一起的,我的立場是,東南第一,在座的諸位第一,這一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雖然之前大家眉來眼去、心知肚明,但這還是他第一次如此火辣辣的表白,眾家主聽了,便似吃了人參果一般,全身三萬六千個毛孔,無一不舒服。自然,心中剛剛提起的一絲不滿和戒備,也就煙消雲散了。
畫舫中的氣氛一下子,重又熱烈起來:“我們也永遠支援大人!”“是啊,咱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一時間,肉麻的表白此起彼伏,讓人直起雞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