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後知後覺者:能夠看懂別人創造的機會,緊隨其後抓住機會,也還算種聰明的人;
③還有一種是不知不覺者:這種人是既可憐又可悲的,他們整天在問有沒有機會,卻無視身邊的機會、渾然不知所覺。
???? 通常意義上“先知”是對人類社會或自然科學的大事有較早了解或預言的人(當然,這些預言必須準確)。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截斷紅海,到達迦南美地,傳授《十誡》,是為先知。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先知是存在的,並且在投資市場是一定賺錢的!
現時的“先知”們是否也有神來之筆,我們就不得而知了。所謂先知先覺者,就是在大多數人還沒意識到的時候已經提前意識到了。這也決定了做一個先知先覺者,必然和大多數人的觀點相左,在開始階段不為大多數人接受而成為極少數人,而股市中實際就只有個別的大贏家,也就是先知先覺者。他們於牛市最初甚或牛市尚未啟動之時就極有先見地建倉,直到牛市見頂、熊市將至時丟擲,玩轉的是整波牛市。先知之所以為先知,是因為絕大多數人沒有覺察到:行情總是在猶疑中上漲、在歡樂中消亡。所以要想成功,你就必須果斷對付決勝華爾街的兩大對手:“恐懼”和“貪婪”。“在別人恐懼時進發,在別人貪婪時收手。”——巴菲特的扭脊原則,也是他異於常人的投資手段。
投資界的“先知”,實現的不是神諭,而是盈利的最大化——在別人猶疑或還未意識到時下是牛市的點位進場,在別人尚貪婪、不願承認“強弩之末”的時候便收手。有些偶然碰運氣在牛市飽賺一回的人就誤以為自己也算神人先知了,一次兩次的小機率事件有可能碰上,但誰能次次都有準確的預感?投資市場上有幾個是受到上帝指引的寵兒,又有幾個真正的巴菲特!——你,是嗎?先知先覺的畢竟是極少部分人,所謂“決策者總是孤獨的”,也恰符合了賺錢總是少數人的市場鐵律。
有別於先知先覺者,這第二種後知後覺的人又是如何賺錢的呢?我們看圖上所示,後知後覺者基本是在牛市行情進行到一定階段、趨勢已然明朗的時候開始進場。一些後知後覺者在牛市執行當中醒悟過來,其後殺將進去,然後於勢頭扭轉、熊市初露端倪時出場,截獲的是牛市中的一段行情,也能獲益不少。這類人大多是社會上的一些精英人士,有一定的素質和投資意識,其盈利多少直接與出入場的時機掛鉤,也就是說,跟他們“後知”、“後覺”的程度直接相關。後知後覺者也即通常所說順勢而為、追漲殺跌的人,然同樣的追漲殺跌,結果可能是賺小錢也可能是賺大錢。因為過程中的任何一個影響環節(追漲時機、殺跌速度等)有些許差異,最終收益或將差之千里。
總的來說,這類人的盈利雖不盡相同,但基本不會虧錢,並且“投資嗅覺” 是可以培養的,透過自身的努力或經驗的積累是可以提升的。儘管“後知後覺者”最終未必能到達(事實也鮮有人到達)“先知先覺”的境界,至少他們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所提高。如非有成為神人的遠大目標,那麼,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有句話叫“先知先覺先賺錢,後知後覺後賺錢,不知不覺不賺錢”。 還有最後一類“不知不覺”的人。雖然不幸,但不得不承認:大部分的普通投資者歸屬於這一類人——基本會虧錢,可能會虧大錢,也可能幸運地賺小錢(大多忽略不計)。
他們中的很多人確實也在想著賺錢,整天在問有沒有機會,但當牛市如日中天時卻遮蔽得不覺不曉,直到身邊人賺得盆滿缽滿、全民皆股神了才“幡然醒悟”牛市來了,不辨風向“一個猛子”扎進股市。殊不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縱然趨勢是更容易延續,世上亦沒有恆久不變的形勢。
不知不覺者有個共同點:喜歡“盲目”跟風,而且往往是風已然很大的時候。興沖沖地在牛市高潮末了、死期將近時殺進去,在其後日漸走熊的行情面前又堅持到底、執迷不悔,直至“來勢熊熊”實在自欺欺人不下去了才肝腸寸斷、黯然離場。錢沒賺到,反倒見證了“牛熊演義”的悲壯歷程。何謂市場險惡,買者自負?高位衝進中石油的股民就是太“自負”!在危機出現時仍不自知,這般高風險行為是投資者必須引以為戒的。衝浪是危險的遊戲,勸你水性不好還是趁早上岸。
股票市場是這樣,期貨市場更是如此,而且“先知先覺者”和“後知後覺者”在期貨市場需要雙倍的智慧,因為期貨是可以雙向盈利的。而“不知不覺者”就更可憐了,他們會雙向虧損。
最後,我們應該重新認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