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部分

賦策論四絕,也是當得的。”崔淵聞言淺笑,當然毫不猶豫地謝絕了。崔泳越發欽佩他,便奔回家去向著自家阿兄好生誇讚了一番他的風骨。崔泌本是帶著慣常的微笑傾聽,到得後來,連笑臉都聽得僵住了。

崔淵也並未閒著,又找人給魏王的幕僚旁敲側擊,替崔泌說了許多好話。魏王正謀奪嫡,求賢若渴,一聽是崔相之孫、素有文名、人品貴重,自然不捨得放過如斯人才。於是,幾番盛情邀請之下,崔泌也便半推半就,成了魏王一派的人。崔泌、崔泳兄弟兩個,在魏王不遺餘力的造勢中,陪著魏王於長安城裡又大出了一番風頭。因崔泳連連稱讚崔淵的緣故,連帶著他也接著名氣高漲了一回。

☆、第一百二十九章 崔淵縣試

如此過了些時日,京中便又傳出了聲名已經搖搖欲墜的元家逼迫媳婦致死的流言。這流言還說得有根有據——那被逼死的鄭氏是有大才之婦人;連元家郎君的狀頭也是託她的福得來的。哪裡知道一腔情意錯許了白眼狼,元家郎君竟是得利之後轉身便嫉恨於她,生生將她逼迫得鬱郁而亡。對於這流言;有些人尚且存幾分懷疑;但又有人辯說;那元家郎君得了狀頭之後;除了詩賦以外哪有什麼驚人見解?以前哪有這般不通時務的狀頭?又有元家下僕將他酒醉之後的汙糟話傳得到處都是;動輒虐待打死僕婢部曲、某些癖好十分奇怪等劣跡更是舉不勝舉了。再有人為元家說話的;聽了這些之後也都沉默了。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元家郎君的舅家鄭家;由舅兄兼表兄領著人浩浩蕩蕩地上了門。也不知兩家究竟是如何爭論的,鄭家將早便隱有懷疑的證據蒐羅了一番,便徹底與元家撕破了臉皮。他們不但將女兒的嫁妝運了回去,還要為已逝的女兒請義絕;移墳塋歸鄭氏。雖然元家主母亦是鄭家女;卻也不再得孃家宗族支援;權只當成沒有這個女兒。

鄭家身為太學博士;文名清貴;自然結交了不少故舊友人。便有臺院的侍御史將此事具本上奏,說元家兒郎德行有虧,不但應該削了元十九的校書郎之職,更應永不敘用。這便是幾乎絕了元家嫡脈往下兩代入仕途的路了。

彷彿嫌不夠熱鬧似的,又有外出的監察御史也啟奏了元家叔父作為蒲州司馬的不法事。於是,順帶著也給削了下來。

如此,元家雖是前朝皇室之後,比長孫氏、豆盧氏聲望更高一層的胡人高門,但名聲已經跌到谷底,以至於臭不可聞了。他們在京中也待不下去了,只能收拾細軟回老家躲避風聲,悽悽慘慘慼戚地踏上了回家之路。

此時,宣平坊,真定長公主別院中,崔淵一目十行地將一張薄紙上密密麻麻的字都看完了,而後笑著將它燒成灰燼,又磨墨給自家舅兄去了一封長信。王珂畢竟遠離了京城,訊息不甚靈便,他便幾乎每隔幾日就會將京中之事告知於他。這一回,他更須得讓他親眼目睹某人的下場,以慰數年的委屈與忍耐。當然,只是讓舅兄目睹而已,事情還須得是他來做才好。

見他笑得格外暢快,給他送宵夜的王玫有些疑惑:“元家之事,也不值得你如此高興罷?”

眼疾手快從舅兄那裡搶下了這件事,怎麼會不值得他高興?崔淵略收了收笑意,嘴角仍是彎了起來:“九娘不高興麼?”

“惡有惡報,我自然是高興的。”王玫坦然答道,“聽聞他還活著,甚至我還曾有些不甘之意。”滿腹不甘並不為她自己,而是為錯付痴情的前身,為那位鬱郁而亡的鄭氏女。“不過,細細一想,如今我已經是崔家婦,過得幸福安樂,又何必讓自己沉浸於仇恨當中。日後有機會,再令他償命也便是了。”

“九娘放心,他大概也活不得多久了。”崔淵便接道。

王玫一怔,笑了起來:“你過兩日便須去考縣試了,還掛記著那個小人作甚?可不能因小失大。待縣試過後,再收拾他也不遲。”

“都已經安排下去了,也礙不著什麼。”崔淵回道,“且縣試本也算不得什麼事。”

他如此雲淡風輕,王玫也並不將縣試放在心上。比起去年百般牽掛自家兄長縣試之事,如今的心境可謂是天壤之別。“雖是如此,你也該好好休息。用過宵夜之後,便早些歇下罷。”

崔淵吃了她親手燉的湯水,自是將這些雜事都拋在了腦後,緊接著便攬起自家娘子回寢房溫存去了。

如此,到得縣試那一日,王玫帶著崔簡、王旼、崔韌,親自送了崔淵去萬年縣廨赴試。一路上歡聲笑語,毫不見緊張。連崔簡彷彿也覺得,貢舉之事簡單得很,自家阿爺一定能得了什麼解頭、狀頭,自己再過十幾年應該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