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私塾教育那樣,死記硬本的認字。而是從漢語拼音還是教起,掌握了漢語拼音後。識字的效率比之死記硬本,效率至少增加五六倍以上。特區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育,主要是學習漢語拼音,以及看圖識字。小學二年級,開始學會用《新軍字典》。第三年,掌握更多的字詞,並且學會造句。第四年,識字要達到1000個,並且開始學習寫作文。第五年。掌握更好的讀寫能力,閱讀一般書籍。無閱嚴重閱讀障礙。而特區語文教育,基本也都是白話文。
《數學》教材也是非常接近後世,教學內容阿拉伯數字,四則運算,簡單的方程式,幾何學基礎。這一系列的教材內容,使得特區的小學數學教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歷史》內容,除了中華文明的一些歷史之外。更著重介紹世界歷史。歐洲文明、美洲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半島文明,皆有所介紹。使得特區新式教育的兒童,首先便是眼界大開,曉得全世界並不僅是中華一國。若僅滿足佔據天下二十分之一的土地,沉迷於天朝上國是美夢,這是何等的淺陋和鄙薄。
《地理》教育除了本國的地理概括之外,亞洲的周邊地區概況。還有世界其他洲皆有介紹。其中,地理教科書上介紹的歐洲列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據點,更是起到警醒作用。
《自然科學》書籍,主要是做科普作用。介紹了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力學、光學、聲學的一些現象和實驗。並闡述科學進步給人類工業、農業、經濟、軍事、交通等等領域帶來的變化。給予學生們心靈種下科學技術改變世界的種子。說不準,某些學生未來會產生科技大牛。
特區的教材中,已經播下了現代文明的種子。未來,守候這些種子成熟,肖圖白能夠收穫一大批豐碩果實。
但是,等到這些學生成才,至少是幾年後了!
而且,這僅僅是小學教育,給予這些學童將來奠定了一些基礎,將來他們想要成為科技、軍事、教育、發明等等領域的人才,還是需要他們自身努力磨礪。
用官位來分化瓦解一部分舊式文人,用新式教育改變下一代人的思想觀念。不過,對於普通人,或者是粗通文墨的市民、勞動者,這一批人是“沉默的大多數”。對於沉默的大多數人而言,用金錢僱傭他們容易,但是改變他們的思想觀念卻很難。
為此肖圖白準備用輿論宣傳的方式,去影響大多數人。
“辦好一份好的報紙,勝過百萬雄兵!”“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這皆是後世人對於輿論宣傳重要性的認識。
明朝的識字率約為15%,識字的人中大多數僅算是粗通文墨,真正的職業讀書人只佔據3%左右的比例。職業的讀書人,才算是知識分子,這些人關心政治,關心輿論,哪怕沒有成為統治者,也不斷設想自己將來成為統治者。特區的報紙媒體,一般能夠影響的,都是這些文化層次較高的讀書人,以及一些對於政治敏感的商人。
粗通文墨的市民階級,喜歡的。唐詩、宋詞、元曲……這些朝代,玩弄文字的都很高檔,離普通百姓很遠。明清小說,這標誌著草根階層開始閱讀圖書了。明朝的圖書出版是非常繁榮的,尤其是長篇小說的出現,養活了大批的出版商。而一些落魄的文人,也開始扭扭咧咧的寫一些小說賺取潤筆費。
肖圖白準備利用小說作為殺手鐧,去影響市民階層的思想文化動態。
事實上,明朝時期最著名的出版物《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為例。本質上還是充滿了儒家的價值觀。比如,《水滸傳》開頭把梁山好漢寫的多名厲害,最終還要接受招安的。《西遊記》裡面隱射社會,無論多名離經叛道的人,最終都要被儒家社會鎮壓。《三國演義》裡面,無論曹操多麼雄才大略,但是大義偏偏是劉皇叔佔據。
對於這些“放不開”的小說,肖圖白只能搖頭,怪就掛儒家社會太壓抑。就像後世的小說家,面對和諧問題。也是無法放開手腳的。
儒家的壓抑,對於統治者來說是好事。
比如,儒家社會的造反者,首先面對的不是官府的鎮壓,而是無數地主鄉紳集團的反對。戰敗了地主鄉紳後,會面對縣官。殺了縣官後,才開始面對整個朝廷體制的鎮壓。朝廷沒有辦法鎮壓,那麼地主甚至會組建地主團練武裝,隊伍造反者進行鎮壓。
明末的李自成、張獻忠等人。自從造反後,長期流竄各地。這並非他們喜歡流竄當流賊。問題是,他們每到一地,地主官紳集團,皆會嚴陣以待,官兵也會四面八方圍剿,而底層農民,也沒有革命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