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雲見寶釵、寶玉兩個左右拉住自己,情知打不到,只得恨道:“詩若不好,兩罪並罰。”黛玉遂從屏風後笑著轉出,提起筆來回風舞雪,一揮而就,擲與湘雲道:“你這集句成詩,竟比自己作一首更難,我好容易湊了八句出來,你要說不好,我也沒法兒。”眾人看時,只見寫道是: 今年春半不知春,風雨朝朝夜夜深。 惟向深宮望明月,遙憐翠色對紅塵。 燈烘畫閣香猶冷,繡在羅衣色未真。 賞自初開直至落,階前愁煞葬花人。眾人都笑道:“全是瀟湘妃子口吻。雖是集句,倒像原作。只是最後一句眼生得很,卻出自何典?”黛玉以袖掩面,笑而不答。惟寶玉深知端底,卻不肯拆穿,故意岔開道:“蕉下客已經得了,且看他的。”探春道:“我本來正為題目絞盡腦汁,瀟湘子這首集句成詩,倒提醒了我,不妨也套一句現成話兒倒便宜。”眾人要求先看題目,要求詩謎一首,卻要一謎兩解;既是眼前人,又是日常物,人與物且要身份相符。湘雲笑道:“這題目出得倒像我的腔調兒,是誰出的?”寶釵笑道:“能和你一般古怪心腸的,再沒別人,不是寶玉,就是黛玉。”黛玉笑道:“黛玉笑道:“我如今修心養性了呢,再不會出這種題目。”寶玉便也笑了,道:“今兒起社,原圖個熱鬧,作詩還在其次,難得是大家高興。當然少不得要出幾個謎語讓大家取樂,為的是雅俗共賞。”寶釵便知是他出題,笑道:“饒是難為人,還有這許多道理。”湘雲道:“我說這題目出得好,所謂絳樹兩歌,黃華二牘,作出詩來,必是好的。”催著探春寫出來,拿起來替他大聲念出: 赤兔無鞭奔碌頻,簪花映月照浮沉。 江山常改渾不覺,卻問紅樓質夫、蘇東坡韻改詠桃花》:有情莫若無情,嘆前生玉衡星墜。薛濤浣紙,香君題扇,杜娥愁思。金谷園空,華清池冷,燕子樓閉。縱褒姒無言,息媯不語,霖林怨、誰彈起?纖手挽春且住,繡花針、金絲銀綴。棲霞未老,武陵人杳,玉壺冰碎。灼灼光華,夭夭顏色,終歸萍水。怨崔郎來遲,紅飛滿地,作胭脂淚。黛玉看了,沉吟不語。湘雲便問寶釵:“這是你很出的題目,可滿意麼?”寶釵道:“叶韻倒還自然,只是一味用典,也太取巧些。”寶玉笑道:“我想自古寫桃花,無非傷春,再難翻出新意。況且《水龍吟》的曲牌規矩原大,偏又限死了韻,又有‘綴’字、‘碎’字這些個險韻,若只管作些奇巧豔冶字句,姐姐必然又有批評;索性竟用些典故塞責,倒還可以偷懶。”香菱讀了,又要了原詞來看,嘆道:“蘇東坡‘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固然是好的,二爺這句‘有情莫若無情,嘆前生玉衡星墜’也不差什麼。《春秋運鬥樞》說:‘玉衡星散為桃’,這兩句開篇點題,破空而來,順流直下,比蘇東坡怎麼樣,我不敢說——我們姑娘已經說過蘇詞是最好的——然而比起章詞之‘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倒覺更自然流利些。通篇不見一個桃字,卻句句都是桃花。”黛玉笑讚道:“這說得有些意思。學寫詩詞,先就要會讀詩詞。比如稻香老農雖不大寫,評審卻是最妙,也就是詩家了。今日你倒來做個評判,只管往下說,這詞寫得怎樣?”香菱唬得道:“這怎麼敢?”眾人憐他命薄,知他平生遭遇,不如意事常八九,只學詩這一件倒還最上心,便要助他之興,都道:“你只管評,好不好,是個意思罷了。”香菱便又鼓勇說道:“這上半闕里連用了薛濤浣紙桃花井、李香君血染桃花扇、杜宜春人面桃花相映紅,以及綠珠之金谷園墜樓、玉環之華清池賜浴、關盼盼絕食燕子樓、褒姒烽火戲諸侯、桃花夫人息媯被擒後緘口不言八個典故。一氣讀去,餘香滿口,竟是一幅連軸古代仕女圖,就同咱們家花廳裡擺著的那面十二扇的美人屏風一般。下闕起首這‘繡花針’一句,是說雪雁妹妹繡錦袋的事,又應景兒,又現成兒,字面遂平常,聯絡眼前事一想,卻又餘味;錦袋未曾繡成,桃花倒先落了,更覺增人悵惘;這後邊‘棲霞山’與‘桃花源’的故事我是知道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是化用詩經句子。再沒有別的典漏下,我就不知道了,只是‘華清池冷’和‘霖林怨,誰彈起?’都說的是楊貴妃故事,不過把地方兒一個放在華清池,一個放在馬嵬坡,前後照應著,也還說得過去;末一句‘崔郎來遲,紅飛滿地,作胭脂淚’字面雖好,仍用崔護收尾,未免與前邊‘杜娥愁思’犯衝了。”眾人都笑道:“果然評得不錯。你索性說說,該怎麼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