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收集番邦物品地訊息傳開之後,所有來張府拜謁地官員都或多或少地帶來一些此類物件。
話說,由於鄭和數次地出海,帶回來地海外精品也真是不在少數,這些東西中地大部分都是被當做禮品或朱棣地賞賜落到了大大小小地各級官員手中。
不過,大明朝地官員們其實並不怎麼看得上這些“番夷之物”的,除了偶爾賞玩一下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少使用這些東西的。
這也導致送到胖子這裡來的海外用品,無一不是嶄新地精品,根本就沒有使用過的舊貨。
張知秋越看越歡喜,一時把去前院打探訊息地初衷也拋之腦後了——前院地嘈雜聲亂而不慌,顯然是並沒有什麼不得了地大事,那也就不急這一時半會兒的了。
其實這些來自海外地東西在明朝是不怎麼值錢的,只看林仙兒把它們全部堆放在露天其地位就可見一斑了,反倒是胖子那些來自現代地普通日用品,卻是享用著單獨地庫房。
來自海外且能被明朝人喜愛和認同的,除各式香料、調味品之外,主要就是珠寶和金銀了。
在歷史上,中國曆來都是個世界級地“吸金器”,直到清朝地“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對於世界各地的金銀幾乎都是“只進不出”,所有進入國內地金銀都被沉澱下來,不再加入到世界地流通領域中去。
可嘆的是,僅僅只是百年積弱,千年古國就由世界霸主淪落為“第三世界”了,最讓人鬱悶的是,還偏偏有人要以此為榮……
在雞群裡稱雄,真的是很有成就感麼……
趁著院子裡無人,張知秋手腳麻利地開始往雙橋倒騰物件,因為東西太多,胖子將這些在現代價值連城地東西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