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自己應該給在上海的馬經理和餘總管打個電話,畢竟自己從上海回來已經有不少日子了,雖說早已對認購新股的事情心裡有數,但是對手下的那些必要的誇獎和肯定還是要說的。
決定了之後,姜華便走到林叔的小賣部,用公用電話給上海的馬經理二人打了一個電話。
此時,認購證已經完成了第二次的公開搖獎。看到中獎率比第一次還要高,馬經理二人的幹勁兒更濃了,幾乎每天都在大戶室裡嚴密的關注著新股的漲幅情況。
姜華打來電話的時候,兩人剛剛忙完,正在酒店的餐廳裡用餐呢。
電話接通之後,姜華大大的誇獎了馬經理二人一番,末了,他還許下了重諾,說要是新股認購一切順利的話,他再拿出一百萬來額外獎勵二人。
姜華的這個獎勵,無異於一劑強心劑,讓馬經理二人的幹勁兒更足了。放下姜華的電話之後,他們便急匆匆的結了帳,又回到酒店的房間裡研究起如何在最佳時機賣出新股來。
姜華放下電話後,微微的笑了笑,在把電話費遞給了林叔後,便抬腳往樓上走去。
第二天,姜華一大早便來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開始處理起自己的手頭工作來。沒辦法,雖然有些日常的事物可以交給李副科長,但有些事情必須是要他這個科長親自過目、安排的。
就這樣,忙忙碌碌之中,時間很快便過去了一個多月。在這一個多月裡,姜華彷彿又回到了上輩子剛參加工作時的那段日子,雖然每天忙得腳打後腦跟,但是他渾身都充滿了幹勁兒,有一種充實的感覺。
這段時間,因為對老人家南巡講話的不斷學習與研究,各地已經掀起了一陣陣深化改革的浪潮。而東江市也不例外,為了跟上形勢,堅決貫徹中央的精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們幾乎一天一小會,三天一大會,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盡快拿出一個深化改革的方案來,好踢出這深化改革的第一腳。
在這個時候,市委和東江市飛宇電冰箱同時收到了來至Y國希爾公司的一份邀請函。這兩份邀請函的到來,讓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們眼前一亮,找到了一個可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
第10章出國考察之力挽狂瀾1
邀請函的內容很簡單,大意就是,希爾公司想在華夏國找一個可以投資合作的生產電冰箱廠家,而飛宇電冰箱廠經過他們的考察,完全符合要求,所以他們想邀請市政府和飛宇電冰箱廠的領導飛抵Y國進行更深一層的商談,如果談判成功的話,他們將和飛宇電冰箱廠成立一家合資的企業。WWw。
邀請函雖短,只有短短的數百個字,但是市委、市政府領導們卻顯得異常的重視,因為它到來的時機太巧了,正是他們在拿不準主意的時候。
而在這些市裡領導當中,對這份邀請函最熱心,同時也是最重視的當屬市長馬剛了。他因為在前一陣子說過不少對改革前途不看好的話,又在姜華的問題上大作文章,生怕別人來拿這個說事,所以把這個既能給自己掙政績,又能消除以前不利影響的機會當成了目前的頭等大事。為此,他特意在市委會議上提出,一定要由自己親自掛帥來當這個考察團的團長。
他畢竟是東江市的市長,主抓市裡的經濟正是他的份內工作。所以趙書記儘管心裡有些意見,但並沒有出言反對。
不過,不出言反對,並不代表趙書記就此放棄了和馬市長的暗鬥。正相反,他此時正在為如何挑起馬市長和孫副書記的矛盾而苦想呢。有了眼下這麼一個機會,他又怎能輕易放過呢!
所以,在會議即將結束的時候,他提出了一個建議,他說姜華作為京城政法大學的高材生,又是市裡重點培養的年輕幹部,必須要多加鍛鍊,多參加一些重大的任務,所以他提議,這次出國考察算上姜華一個,讓他暫時給馬市長擔任翻譯工作。
對於他的建議,市委裡的幾個領導心裡各有打算。
孫副書記作為姜華的領路人,自然是希望姜華多方面發展,多接觸一些重要的工作任務了!但是,他現在和馬市長的關係雖然沒有惡化到明爭暗鬥,可是因為有前一陣子的那件事情在,也不是十分的融洽。所以,他在心裡也有一點擔心,生怕馬市長在這次出國考察中故意刁難姜華。不過,畢竟這是一次難得的增進工作經驗的機會,他在考慮了片刻後,還是決定讓姜華參加這次考察團。在他看來,姜華現在風頭正勁兒,縱使是馬市長想有意刁難姜華,也不會做的太過份的,索性讓姜華受點磨練也好,要不太一帆風順了,對姜華的成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