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
“多少都換!”
“現在就換?”
“要快!我們大舉而來,就為打通商道,圖的是長久互利的生意!不在乎一時的小贏虧。
另外,每個寨子將委託一人當代理!就為點小生意,我們不可能每次都這麼多人。”
侗族首領一看陣勢,打仗是佔不到絲毫便宜的!且人家裝備雖好,卻根本無意戰鬥。
應是真為商道而來!這可是天大好事。再說,即使真如安南朝廷的猜測?大勢力之間的爭戰,又與他們這小寨子有何關係!
,!
……
各領兵一千五百人的兩路,就這樣開始艱難行軍。他們都化整為零,除最前面的各五百人之外,兩路皆以五十到一百為一隊,隱蔽著分批在後面跟進。
但古代的荒僻道路,尤其是亞熱帶叢林的環境,令行軍比打仗還艱難!因為他們的敵人,主要是令人敬畏的大自然……
一、地獄級環境
1 瘴氣毒霧
所謂瘴氣?王九冥思苦想後,早在山東賦閒時,就已明白:
那是腐爛植被釋放的甲烷,與溼熱空氣混合形成的濃烈毒霧。經歷過非典與新冠的他知道,那玩意裡有大量病菌!吸入後引發急性肺水腫,令人呼吸時"每口呼吸都像吞火"。
王九唯一能做到的準備,就是七月就在長興島生產棉紗口罩,叢林行軍給將士們都配上。
可是,不成熟的口罩技術,叢林溫熱的天氣,加上高強度的行軍!讓將士們苦不堪言。
口罩露棉,溼漉漉、粘乎乎的成天粘在口鼻上……
若非嚴酷的軍紀,與毒瘴恐怖的傳聞!沒誰願受這個罪。
總有人不堪忍受!偷偷取下口罩。於是,這些人成了對其他人最好的教育:突發肺病身亡。
2 垂直氣候
晝夜溫差達二十度(白天三十幾/夜間十多度),人體晝夜經歷脫水與失溫雙重打擊。
這點,王九還真沒事先想到,更沒做好防範:將士們都穿著單衣單褲!別說厚衣服與棉襖,連甲冑都需要從別外途徑補給。
唯有宿營多燒水,除此就靠身體硬扛!很多人由此感冒……
3 吸血生物
每平方米密佈300+只山螞蟥,士兵綁腿滲血染紅綁腿,傷兵傷口甚至能被蛆蟲蛀空。
王九想到過螞蝗,因為前世的他看過《中國遠征軍》的戰史,但他真沒想到有這麼多螞蝗……
其實王九已經有很嚴密的準備!
油布綁腿:取閩南船帆廢料浸透桐油,裁成三尺長、一尺寬布條。士兵將小腿至膝蓋纏繞三匝,用竹製搭扣固定,既防螞蟥攀附,又能避免毒藤劃傷。
可是,一是這麼包著在溼熱天氣行軍,還是每天的強行軍!腿腳真的不舒服。二是這螞蝗實在太多,他喵的連樹上都有。
每天都在減員……
二、致命疾病連環爆發
4 瘟疫
體蝨傳播的迴歸熱,能導致持續高燒,患者出現譫妄後兩天內死亡。這個,王九前世在遠征軍戰史裡見過,但印象不深……
如今的印象太深了!只能一再強調衛生,但持續野外強行軍,哪能做到那麼衛生?
每天因而減員……
5 惡性瘧疾
按蚊傳播的腦型瘧疾…致死率90,杜聿明回憶錄記載士兵:"走著路突然栽倒就沒了呼吸"。
好在有此!
王九事先準備驅蟲藥包:按《瘴癘錄》載,將艾草、魚腥草、雄黃以5:3:2比例縫入粗麻布袋,夜間懸掛在營帳四角。宿營時整營的艾香……
三、生存資源
6 水源陷阱
看似清澈的溪水,卻含大量腐殖酸和寄生蟲!飲後引發霍亂,新22師因此減員1/3。
遠征軍先烈用生命譜寫的戰史,使王九想到了疍民的生存智慧!並早已推廣全軍……
蒸餾淨水裝置:雙層鐵鍋下層裝河水,上層懸空置陶碗。煮沸後蒸汽在鍋蓋冷凝,沿凹槽流入碗中。
每套裝置日供淨水十升,可供十人飲用!不夠就只能渴著。絕不允許喝生水……
7 裝備瓦解
溼熱天氣!令強弩的弓弦在嚴重受損中,而火銃已出現鏽斑,油紙嚴包下的火藥在開始受潮……
四、地理絕境
8 死亡迷宮
遠征軍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