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心?”朱由檢被迫採用忽悠戰術,他將現在的荷蘭、葡萄牙和將來的英國、法國混為一談了。
現在的歐洲諸國還真沒有入侵大明的膽量。
荷蘭人佔領的臺灣,實際上是大明白送的。荷蘭人要與日本、朝鮮進行海上貿易,需要經過臺灣海域。
荷蘭人最先看中的是澎湖諸島,但澎湖諸島是大明的領土,雙方發生了激烈的戰爭。經過海戰,荷蘭人無法承受戰爭的損失,主動派人和大明福建的官員和談,希望大明能在澎湖劃一塊土地,讓他們進行轉口貿易,福建的官員不敢答應,就讓他們去更外面的臺灣找落腳的地方。
但荷蘭人年更喜歡開化程度較高的澎湖,便藉口不認識去臺灣的路,不肯離開澎湖。
結果福建的官員派人給他們帶路,將他們送上臺灣島。
葡萄牙佔領的壕鏡,就是後來的澳門,也不是採用軍事手段強行奪取的。
在佔領壕鏡之前,葡萄牙已經有大量的傳教士來到大明傳教,對大明的強大和廣闊有著清醒的認識,所以葡萄牙根本不敢和大明進行戰爭。
他們來到東方自身為了求財,於是在熟悉大明制度的傳教士指點下,他們賄賂了廣東的地方官員,以每年五百兩銀子的稅款,取得了在壕鏡的獨佔權。
壕鏡一地,只許葡萄牙人貿易,不許其它西洋諸國進入,連當地的漢人也是必須接受葡萄牙人管理。
“那大明要怎樣和西夷開戰?”李春燁逐漸跟上了朱由檢的思路,如果大明要收回臺灣、壕鏡,幫助南洋諸國,一定和西夷有一場戰爭。
“這是大明的第二戰。和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