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獎勵。
實行士官制度,給基層計程車兵開啟了一扇晉升的大門,儘管這扇大門現在只是開啟了一條隙縫,士兵畢竟有了希望。
軍官的軍銜為三段十級。
副排長:少尉,肩章為一槓一星;排長:中尉,肩章為一槓兩星;副連長、連長:上尉,肩章為一槓三星。少尉、中尉、上尉稱尉級軍官。
副營長:少校,肩章為兩槓一星;營長、副團長:中校,肩章為兩槓兩星;團長、副旅長:上校,肩章為兩槓三星;旅長、副師長:大校,肩章為兩槓四星。少校、中校、上校、大校稱校級軍官。
師長、副軍長:少將,肩章為金枝一星;軍長:中將,肩章為金枝兩星。
另外設立上將軍銜,肩章為金枝三星。上將具備指揮數個軍參加戰鬥的權力,相當於集團軍司令,在戰爭時期,如果需要,可臨時加封為司令,指揮大型戰役。
根據崇禎年間的戰爭狀況,以及平時指揮軍隊的能力,第一次設立六位上將軍銜,分別是第一軍軍長袁崇煥、第四軍軍長洪承疇、第十四軍軍長左良玉、第十九軍軍長沐啟元、第十三軍軍長祖大壽、遼寧省長孫承宗。
此外,國防院提議,崇禎帝為馬上皇帝,為了更好地統帥全國的兵馬,加封朱由檢為大元帥。
對於這樣的職務,朱由本來覺得無所謂,但他考慮到,大明軍人的地位肯定會提升,如果士兵將來只認識自己的將軍,不認識皇帝,將軍們就可能擁兵自重,設立大元帥一職,讓士兵與軍官隨時想到,皇帝、大元帥才是軍隊的最高指揮官,所以也就當朝接受了國防院的加封。
國防院做出解釋,實行軍銜制,並不是給士兵和軍官加薪,前段時間大明進行了北伐和南征,戰爭結束後,對前線的將士除給與物質獎勵外,還根據戰場的表現評定了戰功,但大明使用了新式火器,將士戰死的情況很少,因此,軍官升職一事就異常為難。
比如,一名旅長積累了戰功,按律應該晉升為副師長,甚至是師長,但副師長、師長都在原位,其他軍隊也不缺副師長、師長,便無法安置這位應該晉升的旅長。
以前這種情況很少見,每次大的戰役,大明即使獲勝,也是慘勝,軍官與士兵傷亡都十分慘重,甚至超過失敗的一方,大明基本上是靠人數的優勢在打仗,這樣軍官就會有許多晉升的空缺。
現在的大明,依靠裝備上的巨大優勢,傷亡的情況很少,因此,建立戰功的軍官士兵難以得到升職,如果不能按律升職,就會削弱將士們為國立功的積極性,國防院這才設立軍銜制。
建立軍銜制,就是讓那些獲得軍功、應該升職的將士,在暫時沒有空缺時,先行提升軍銜,等到有空缺的職務時,再行晉升,這就像文官的“候補制”。
大臣們聽說軍銜制只是相當於候補制,不用重新發放俸祿,甚至根本不用另外花銀子,內心裡也就沒有多大的反對意見,朱由檢愛折騰就讓他折騰去,最好他將心思全部花在軍隊身上,朝政留給大臣們解決。
況且,他們剛剛封駁了軍人的五等爵位制,朱由檢心裡一定還窩著火,在這無關緊要的問題上,就不要再觸黴頭了。
第二次軍事改革的四項內容,有三項在朝堂獲得透過,還有一項被大臣們初步否決,不過,也沒有完全堵死,朱由檢發現難以透過時,便以“稍後再議”為由,暫時迴避了矛盾和衝突。
朝會隨即轉入下一項議題,財政部長畢自嚴,當朝彙報新的土地出售、耕地開發的情況。
第335章被宮女驚醒
“陛下,關外五省,新增耕地三萬六千頃,新增糧食約七千五百萬石,其中遼寧省新增耕地三萬三千頃,新增糧食六千八百萬石,雖然遼寧省今天的耕地全部免稅,但新增的糧食都在國內,特別是在省內流通,可以初步解決遼寧省所有人的糧食問題,不再需要從關內調撥糧食,還可以增加遼寧省的糧食儲備。”
畢自嚴的話,朱由檢並不奇怪,遼寧省的黑土地,很適合種植水稻、小麥、大豆等,後世的東北大米,曾經聞名全國,東北也成為國家最大的糧食產地。
現在遼寧省已經迴歸大明,一下子增加這麼多耕地與糧食,也屬正常。
一來遼寧省的大部分土地都是耕作過的熟地,只是建奴的興起才毀於戰火,有建奴騎兵的騷擾,誰敢安心種地?好不容易種起來的莊稼,還未收割,可能就毀於一場突發其來的戰火,那一年的時間就是白辛苦了。
二來遼寧省差不多全部被建奴統治,明軍曾經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