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部分

席。

恰好兩位當事人都在場,林風有點好奇的問虞峰:“老虞,把聚眾賣給老江,你後不後悔?”

虞峰眼鏡後面的眼神微微閃動光芒,他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笑眯眯的江南春,嘆道:“後悔當然是不後悔的,但是……還是有遺憾吧。”

江南春笑著接話:“這一點上,我真的非常佩服老虞,他的理智和果斷,非常人所能及啊!換做是我,我可能明知道後面雙方會兩敗俱傷,還是想拼一下的……,老虞,我敬你一杯。”

虞峰淡淡笑笑,舉杯遙遙示意。

馬雲坐在另一邊的單人沙發上,也道:“這一點上,我也很佩服老虞,進退之道,進取易行,捨棄極難,而且捨棄的還是登陸納斯達克的榮耀。捨得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

虞峰笑道:“現在我覺得這個決定還是明智的,從分眾的業績和股價上看,資本市場還是很認可的。可當時,我真是煎熬了很久,是一種極端痛苦的選擇。我整整失眠了三週,睡不著覺……”

或許是壓在心裡一段時間,又是這樣的私人場合,虞峰話匣子忍不住開啟了。

分眾和聚眾的戰爭,在2003年兩家公司剛剛創立的時候就展開了。

1999年,虞峰當時在芝加哥發現了電梯間的樓宇影片廣告,他發現這是一個全新的商機,回國之後,因為液晶屏當時價格太貴,7、8萬塊一臺,條件不成熟。而當到了2002年底,液晶屏降到8000塊的時候,他就毅然踏入了這個市場!創立了聚眾傳媒。

本以為這是一片無人的荒野,卻不想,遇到了自己最大的對手分眾傳媒。

2002年底,在滬上太平洋百貨電梯口,突發奇想的江南春琢磨出了電梯樓宇影片廣告這個“新想法”,並開始在滬上寫字樓推廣,但2003年到京城出差時,意外發現他剛剛“發明”的竟然已經在京城寫字樓出現了!

兩家公司就像是京劇《三岔口》裡一樣,和對手忽然在黑暗中遭遇,都慌了手腳。

但緊接著,他們就意識到,這是一場比拼速度,搶佔樓宇的“瘋狂”遊戲。

於是,兩家公司開始大肆圈地,刺刀見紅的廝殺起來。

這是一場資本的競爭,燒錢的遊戲!

因為樓宇影片廣告的模式非常簡單,誰佔有優質的樓宇資源,誰就擁有更多的目標客戶群,能夠拉到更多的廣告客戶。

“圈地運動”愈演愈烈,那時候兩人都經常會在半夜被電話吵醒,下面的人一般只會問一件事“這個樓是xx市的標誌性寫字樓,對方已經出到了xx萬,咱們要不要加價拿下來?”

舉個例子,一個寫字樓的電梯廣告,進場費分眾最初談的8萬,聚眾出到10萬,彼此加價,一路上揚,最終25萬成交!

雙方打的“頭破血流”,除了推高自己的成本,圈到有限的樓宇資源之外,收效甚微。

這場商戰最終變成了燒錢遊戲,近乎於零和博弈:進入樓宇的成本不斷上升,廣告收入趕不上燒錢速度,天量的資本被用來養活躺著賺錢的物業。

這種情況下,雙方都意識到,誰先上市,誰就能搶先一步,打破這種競爭的平衡。

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最終,江南春的分眾快了一步,2005年7月13日,在納斯達克上市,取得了先機。

緊接著,2005年底,聚眾也向納斯達克提交了上市申請,計劃在2006年初上市。

就在這個時候,雙方的投資人受不了了……

聚眾背後的投資人凱雷集團、承銷商摩根斯丹利,分眾背後的投資人軟銀都大力推動雙方談一談,是否有合併的可能。

原因很簡單,聚眾上市又能怎麼樣?

還不是雙方拿著美元繼續互相燒?打著毫無意義的價格戰,對雙方和雙方背後的投資人,沒有一點好處。

對於虞峰和江南春而言,他們坐下一聊,才發現雙方在戰略、眼光、境界上都很相似,也都覺得價格戰、搶人、搶樓毫無成就感。

再加上分眾給出的價格還不錯,最終,痛定思痛的虞峰,毅然決定在上市前夕放棄,與分眾合併……

訊息一傳出,分眾股價立刻大漲,雙方聯手後,實現了在國內樓宇廣告行業的壟斷,憑藉所持有的股票,虞峰和江南春身家雙雙飆升至16億和40億,也算實現了雙贏。

聽到這裡,林風心中暗自嘆息。

這幾乎就是未來網際網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