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整個朝廷的官員都在幫李治,你鬥得過嗎?
長安城漸漸太平了下來,那些王爺也安分了,如今整個大唐面臨的最大問題只有兩個,一是蜀中叛亂,二是吐蕃之戰。
不過大唐之前也是連年征戰,像這樣的戰爭對大唐來說不算什麼,因此並不影響長安局勢。
李治的這個皇位坐的更穩了一些,每天與群臣討論事情,解決事情,彷彿一切都進入了正軌。
而就在這個時候,蘇無為找了來。
“聖上,屬下今天來,是有事要跟您說的。”
在御書房見到李治後,蘇無為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李治見此,倒也隨意,道:“先生不必客氣,有什麼就直說好了。”
蘇無為點點頭:“聖上,如今長安穩定,大唐穩定,雖有蜀中和吐蕃之亂,但有小侯爺和英國公,此事想來早晚解決,天下太平,聖上登基,屬下這謀士也當到頭了。”
這樣說完,李治以為蘇無為是想當官,想到蘇無為為自己做了這麼多事情,倒也不怎麼排斥,道:“先生說的不錯,既然如此,那你就離開東宮吧,明天去吏部任職如何,以先生之才,可為我大唐選拔不少人才。”
一朝天子一朝臣,儲君登基,自然是要為當初的功臣封賞的,這都沒有什麼問題。
如果是魏王李泰登基,那他的謀士也肯定會入主朝堂。
但是,蘇無為卻搖了搖頭:“聖上誤會屬下的意思了,屬下並無心官場,屬下是來辭行的。”
這話一出口,李治頓時就懵了,什麼叫是來辭行的,蘇無為幫了自己這麼多忙,教了自己那麼多東西,如今卻要來辭行,這算什麼事啊,他李治也不是那種喜歡殺功臣的人,他怕什麼啊?
“先生,別開玩笑,朕說的可都是真的,你要是喜歡,吏部尚書都讓你當。”
蘇無為搖搖頭:“聖上,您當初是儲君的時候,面臨著很多敵人,屬下身為您的謀士,當為您出謀劃策,但如今您已經是大唐天子了,面對大唐的各種事情,你再詢問的不應該是屬下這個謀士,而應該是大唐的諸位大臣,只有這樣,這大唐才算是真的大唐,您也才算是真的天子,屬下無心官場,既然已經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也是時候離開了。”
蘇無為只適合當謀士,而既然是謀士,就要做謀士該做的事情,當官並不是謀士該做的,因為謀士和他的主公之間的關係很微妙,與君和臣是不一樣的。
李治既然身為天子,以後有什麼事情該問的是朝中之臣,而不是蘇無為這個謀士。
李治終於明白了蘇無為的意思,不是蘇無為害怕什麼,而是他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接下來的一切,要靠他自己了。
他是個皇帝啊,不能什麼事情都跟蘇無為這個謀士商量的,他要跟大臣商量才行,蘇無為這是在幫他開啟格局,在幫他把視野開闊。
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做一個好皇帝。
御書房沉默了許久,許久之後,李治問道:“那先生想去什麼地方?”
蘇無為想了想,道:“雲遊四海吧,這幾年臣一直呆在京城東宮,很少走動,如今臣也算是功成名就了,所以想看看大唐的錦繡山河。”
聽完蘇無為的話後,李治點點頭:“既然先生意已決,那朕就支援你的決定,你想要什麼,只管跟朕說,只要朕能夠同意的,都會答應你。”
蘇無為笑了笑,搖頭道:“屬下什麼都不要,只要聖上能夠做個好皇帝就行了。”
兩人這樣說完,蘇無為便離開了皇宮,他離開的悄然,連什麼時候離開的都沒有告訴李治,反正就是突然就消失在了李治的視線當中。
而李治知道,這是因為蘇無為低調的緣故,他不想讓人知道他是李治的謀士,不僅是為李治好,也是為他自己好。
李治的皇位給人的感覺應該是應得的,而不是有人幫他謀得的。
1149。第1149章 蜀中成效
蜀中。
自從唐舟帶著援兵來到劍門關後,他便派人四處散播言論,一些對李治很有好處的言亂,他必須讓這裡的百姓明白,如今的大唐天子是一個很好的人,他並不是像柳白說的那樣,是個暴君。
這樣努力了一段時間後,倒也多少緩和了一下之前的情況,如今蜀中是,支援李治的有,不支援的也有,保持中立的更多。
這對唐舟來說,已經算是成功了。
而與此同時,唐舟還派人在蜀中大肆收購糧食,並且運到劍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