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陸寧這會兒已經安排人去將陸家從前的院子門給開了,這裡也需要收拾一下。
只不過這畢竟是自己從前的家,他捨不得開後院,只開了前院,將這裡收拾了一下,準備在這裡開作坊。
土豆和紅薯這時候其實不適合動,可是他也沒那麼大的地盤可以推廣,所以錢還是要賺的。
他有預感,留給自己苟且發育的時間並不長。
年前御史的事情之後,縣太爺到現在還沒過來找他的麻煩,估計是跟青牛鎮每隔十天上書一次有關。
縣太爺現在恨不得離他們青牛鎮遠遠的,他猜想賑災的錢糧已經被他給全貪了。
秋天收了莊稼後,他會不會來誰也不知道。
這邊還正在收拾,官府就開始收糧了。
優先收他們當納的糧,賣糧的要等四天後。
為了避免長期等待,陸寧還給他們排了班,每個村子半天時間,由里正帶領,手持冊子。
一共八個村,他們按照自己抓鬮抓到的號來,這一舉動獲得了大家的稱讚。
陳寶財他們都過來給徐師爺幫忙,陳有貴時不時的過來瞧瞧,免得出了什麼錯。
村民們有挑著來的,有推著太平車來的,還有拉著板車來的。
只不過,好幾家都有牲口,怎麼讓牲口閒著,讓人挑著擔子來?
這讓陸寧十分不解。
不過他倒是沒管這些,收購的事都是徐英華全權管理的。
轟轟烈烈的納糧之後,就是陸陸續續前來賣糧的。
官府也倒是有條不紊,檢查了之後開始稱重,然後帶著稱重的條把東西給放在指定的位置,有人在那裡給他們發錢,這樣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官府也不是每天都開門收糧,而是逢一、五開門,其他的時候不開門。
各處的小商販知道青牛鎮逢一、五開門收糧,這一天鎮上人多,就聞風過來趕集做買賣。
這樣青牛鎮逢一、五就成了大會,熱鬧的跟廟會似的。
現在眾人田裡沒什麼好忙的了,陸寧就開始讓他們上工來抵債了。
他需要把這些土豆給做成土豆粉絲,土豆澱粉,這樣方便儲存,等到柴安回來,這些東西可以拿出去賣。
紅薯自然也要做成紅薯粉絲,紅薯澱粉。
至於其他的雜糧,因為來賣的人少,因此還沒想著去搗鼓。
只不過劉二福家之前的地裡種的土豆和紅薯都被陸寧窖藏了起來。
這些要儲存起來當種子了,當然不是給青牛鎮的百姓做種子的。
他就不相信,青牛鎮這麼大的動靜,隔壁的黑水鎮能坐得住。
他已經讓人放話出去,可以公對公來交涉。
最小單位是以村為單位,由里正做代表來洽談。
這就好像是農業合作一樣,基操。
不過合作著合作著,他就有本事把合作的人變成自己人。
他找人來上工,當然不是讓所有的人都來,而是一個村一個村的來,他們來賒了什麼東西,需要頂多少個工,徐英華的賬本都記的清清楚楚,而且還是一個村一個村記的。
只不過,那些來打雜了可以天天換,但是核心的師傅還是要固定的。
經過宋捕頭的介紹,他大哥宋長久就過來跟陸寧學藝了。
陸寧另外又挑選了魯確的弟弟魯實,衙役牛景勝的弟弟牛景山,衙役方天昌的弟弟方天至。
之所以用這四個衙役的弟弟,是因為他們有著利益的捆綁關係,他們以後就是想做點什麼,也要顧念自己的哥哥。
對於這些人,陸寧是親自上手來教他們,好在這些都是眼皮子活兒,只要不憨不傻的,都能學得會。
他們工坊裡需要的人力是有限的,所以人力還是多的用不完,若是照這樣排下去,恐怕三年都用不完這麼多工。
主要是他們領牲口的時候,也不想想,一頭牛八十百兩,他們要幹多少個工才能頂的完?
領牲口的時候感覺好像不要錢白得的一樣,還債的時候傻眼了吧?
不過好在人家家裡的人口多,所以來幹活的人多,大家一起來還債,也倒還行。
人力資源太豐富,他得琢磨著搞點其他的副業。
於是,他將目光轉移到了造紙和墨上。
他是懂造紙的,也是懂造墨的。
前世為了拍影片,他可是學了各種各樣的技術。
但是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