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他選擇遠行第一站來杭州的一個原因。
“皇上,那如何處置宋家。”經過幾天的磨合,這杭州巡撫終於知道點他們來江南的目的了。
“該補的稅要補上,如果有什麼犯科的事情,第一次允許重金贖罪,當然鬧出人命的不在此例。另外必要的競爭還是要有的,將來有些貿易必須收歸國有,這個我會下文通知你的,當然眼下還是以穩定政局為重。對宋家,可以慢慢削弱其勢力的同時,有效的加以監控,讓其服務於朝廷。對於其他商家,可以採取扶持的辦法,有競爭才能更加活躍市場,讓老百姓得實惠嘛。”
確實,皇上一來,就把江南首富抄了,不是好辦法,會失去民心,只能慢慢製造點小麻煩讓他們出血,具體如何出血,朱顯波讓王拓和沈巡撫去商量了。這些陰謀的事情他們去做,我皇上只做陽謀。但是這宋家必須削弱的,如果識相,還能保全他們點家產,慢慢耗,看他宋會傑耗得過我少年皇帝不。
很快,宋會傑送來二十萬兩白銀到杭州巡撫衙門,據說是補繳過去多年漏掉的稅款。朱顯波吩咐沈大人立即將銀兩上繳朝廷,同時出榜褒揚宋家,朱顯波本來就是想問宋會傑借點錢,但是這種出法也是他臨時起意。識相不是識相,就看他宋會傑,按說長期混跡商場的一定懂,皇上給他孫子取的名,早晚他也會動。
目的達到就先撤退京城,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呢。整治商場的事情交給這些地方長官去辦,原則上正確就行了。朱顯波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第五十六章 開科取士
( )商人的事情可以慢慢理順,但是人才的事情等不起,沒有人才就沒法辦事,尤其是辦大事。而朱顯波就是來辦大事行新政的,光靠些老疙瘩阻力肯定很大。朱顯波愛才若渴,群臣們也理解這新皇帝,努力準備,科考如期進行。
朱顯波打聽了下,進京趕考計程車子中沒有沒有徐光啟,這個書生,也許還在教書呢,還在為考舉人努力,進士不知道猴年馬月了。不過災民楊一鵬倒是來了,也許逃難途中,被劉策賞識留在那邊了。這八股文朱顯波也看不懂,全會試權交給了禮部尚書。
但是為了杜絕舞弊,或者說減少舞弊,朱顯波又下令嚴格考試紀律,舉保安十分嚴格,要求達到“片紙隻字皆不得帶入試場”的程度。除了在進場前由兵衛仔細搜查外,詳細限定考生帶入場各式物品的規格。例如:硯臺、木炭、糕點的大小厚度;水壺、燭臺的用料;以至毛筆、籃子的款式都有明限。此外對檢舉夾帶者有賞格,被發現者除了取消資格外,更要帶枷示眾。
為了防止代考,需要考生提供詳細的體貌特徵的履歷。進場前考官會根據履歷驗明考生的身份。
同時為防止賄買,由專人抄錄考生的試卷並以抄本送往評級。這樣批卷者連辨認字跡也不能。考試的考官分正副多人,俱為臨時委派,以便互相監察。當考官接到任命後,便要同日進入貢院,在考試結束髮榜前不得離開;亦不得接見賓客。賄買若然被揭發,行賄受賄者都可能被處死;而同場的考官亦可能被牽連受罰。
不是朱顯波殘暴,確實是為了得到真正的人才,哪怕是文章差點,只要思路清晰,他還是能接受的。
朱顯波聽說明代得科舉已經陷入了讀死書,死讀書的衚衕裡,就找來六部尚書和李明德商議,當然商議的最後結果就是第一次科舉讓後按照前朝規矩來,但今後要陸續恢復諸如墨義、策問之類。
各省的舉人和國子監監生都參加了考試,真不愧為全國高考,還三年一次,竟然有好幾千人參加。這對京城的治安又是一大考驗,不亞於當今的奧運會、世博會安保,甚至比這個還難弄,因為這幾千人全是各省個尖子生,讀書人,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地方的喉舌,他們一張嘴就決定了朝廷和皇上的聲望。
於是王拓、劉三等人在繼競寶會後又一次忙得焦頭爛額。沒辦法三年才一次呢,何況如今是新皇初開科,天下尚未太平,自己卻深受皇恩。兩人恨不得帶上透視鏡,將京城掘地三尺,掃盡一切汙穢和可疑之人。京城有了這兩次的整理整頓,確實也好多了大部分災民已經撤離得差不多了,有些想渾水摸魚的估計也暫時轉戰他鄉了。
科舉如期舉行,考官是考前前一天安排,題目朱顯波現場出,考的就是真才實學和臨場發揮。朱顯波也好奇這古代年輕人是個什麼樣。所以就在考場外督陣,還特意派了不少禁軍和錦衣衛守護,一來為保護學子們安全,二來主要防止朝廷官員們擅自闖入騷擾考官。
從選定考官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