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環矯媯�氐姆ㄖ我才嘌�撕眉復��餃�倌暌院螅�龐星厥薊收飧黿峁�!≈艽�淖嫦齲�街芪耐醪皇牆峁��街芪渫跬騁惶煜虜攀牆峁�!√┎�歉鍪裁慈四兀渴侵芪耐醯拇蟛�福�芪渫醯拇蟛��!≈芪耐醯淖娓肝�
410
泰 伯 第 八793
大王。 大王有三個兒子,大兒子為泰伯,次子名虞仲,第三子名季歷。 季歷的長子就是周文王,名姬昌。 大王當時看到殷商已經快完了,政治太糟糕了,有意革命。 照中國古代的規矩,大王一定是傳位給長子泰伯。 大王就告訴泰伯好好努力,將來可以把殷商腐敗的政治推翻。 但是泰伯依照傳統的觀念,認為殷商的政治儘管敗壞,而周終歸是殷商的諸侯,不應該去推翻它。對於他父親大王這個思想,在家族中為孝道,不能不聽你親的話;為天下的公道,則礙難聽父親的話;處於兩難之間。 泰伯于思想、見解、學問、道德,沒有不好的地方,卻難於接受大王的想法。大王看到第三個兒子季歷的長子——就是周文王,認為他將來會有辦法,將來可以統一中國。 所以大王認為,泰伯既然這樣清高——他當然不能說大兒子不對,泰伯是對的,他也欣賞大兒子——只好將位子傳給三子季歷。古代宗法社會,有長兄在,傳位給小兒子是不可以的。 泰伯處在這種左右為難的狀況中,知道了父親的意思以後,於是自己逃掉了,不願當帝王。所以後來大王傳位給季歷,季歷死了傳給周文王。一代一代都是道德的政治。 後來周文王受冤枉坐牢,他並沒有起來革命。 到了武王的時候,才和姜太公起來革命,推翻殷商。這樣幾代下來,數百年間,周朝的德政已深入人心。我們古代就講立德立功,後來佛教引用,稱為功德,是功與德聯合起來用。 一個道德行為,使全國的人都受到恩惠——政治上的恩惠、公的恩惠、私的恩惠、加上對社會的功勞,合起來為功德。 周朝就做到了這一步。但是泰伯歸隱了,逃到南方,就是後來的江蘇。 在古代,
411
893論 語 別 裁
這些地方都是蠻荒之地,沒有開發、沒有文化。 所以他一逃就逃到這最野蠻的地方。 後來他的子孫落籍了,就是在南方的吳國。 春秋戰國時吳國,就是他的後代。 最初是武王統一天下以後,才把泰伯這一支宗族清理出來,封為吳國。 在周武王沒有封他以前,泰伯連王侯都不當。以現代的話來說,為了正義,為了信仰,帝王可以不當,人格不能有損,真理的思想不能動搖,因此走掉。 我們有時說“連皇帝都不想當!”
那是吹牛,沒有機會而已。 給你當也當不好,除非在電影上、電視上,演戲噹噹還可以,真給你上去,不把你嚇昏了,就被你弄壞了,那不行的。 泰伯是真的有帝王可做而不為,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孔子思想中最推崇這種人,並不把功名富貴放在第一位;把真理、道德放在第一位。 窮死餓死,那是另外的問題,並不在乎。 所以孔子最尊重的人是泰伯、伯夷、叔齊等人。 這一篇開頭就講泰伯。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這是引用孔子平常講的話,當作這一篇的第一節。 孔子說,如果講人生的道德——公德,政治的道德;私德,個人的道德——像泰伯這個人,隨便公私兩方面的道德、修養都到了最高點。 他三次推讓天下,最後還是逃掉。 後世的老百姓,不曉得歷史上這件事。 這事後來流傳下來,完全靠《左傳》詳細的記載。 而他自己帝王都不要作,當然更不會要一個虛名,讓老百姓去稱道他了。 所以孔子特別尊重他。 這也就是中國後來所講的道家思想(我們前面曾提過,在當時是
412
泰 伯 第 八993
儒道不分的)。
一個人道德修養,真要做到“君子坦蕩蕩”
,必須修養到什麼程度呢?要做到“棄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將相而不為。”
把皇帝的位置丟掉像丟掉破鞋子一樣:為了道德,為了自己終身的信仰,人格的建立,皇帝可以不當,出將入相富貴功名可以不要。 孔子所標榜的人格的修養,到了這地步,那自然會真正“坦蕩蕩”。也是前面提到過的,人有所求則不剛。曾子也說:“求於人者畏於人。”
對人有所要求,就會怕人。如向人借錢,總是畏畏縮縮的。 求是很痛苦的。 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所以要做到“君子坦蕩蕩”
,養成“棄天下如敝屣”
,然後可以擔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