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將領。
從全民武裝,到全民卸甲,吳老爺子卻是少數一部分沒有卸甲的人,他在戰爭結束以後依舊沒有退下來,因為他是他在戰時部隊司令的心腹愛將,非常得到重視,也因此,在經歷了六七十年代最後一次全民皆兵的事件後,吳老爺子的積極配合讓他得到了Z市軍分割槽司令的位置。
吳老爺子坐上這個位置的時候,是三十年前,正好四十五歲,那個時候吳老爺子就已經是六個孩子的爹了,前面五個都是女孩,最後這個盼來了的是個男孩,這個最小的就是吳立人,在吳老爺子當軍分割槽司令的時候,吳立人才十歲不到。
過去了十年,也就是講到二十年前,吳老爺子五十五歲的時候,祖國正面臨經濟轉型,無數的工廠因為政策的改變而倒閉,之前被視作為鐵飯碗的國企職工,這碗也快端不住了。
吳家雖然在當時已經算是Z市的名門,但並不富貴,吳立人的五個姐姐甚至還在廠裡打工,也理所當然的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即便是別人看在吳老爺子的面子上一直在裁員的時候繞過這五個人的名字,可最終工廠徹底宣告倒閉的時候,誰也躲不過去。
由於我國的人口基數太大,就業問題長久以來都是一個難題,在四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還有上山下鄉的運動用來解決一部分畢業=失業的學生,但徹底進入七十年代後,也就是吳立人出生的年代,便沒有了這麼一回事。
吳立人很幸運,不愧是吳家的獨苗,可謂是獨得寵愛,從小到大都是上最好的學府,但吳立人自身也很努力,雖然錯過了上山下鄉,可他卻趕上了一批留學潮。
吳立人一共服四年兵役,十九歲出國留學,一共留學三年,回國時,正好是在命運的拐點上。
同時,他的五個姐姐也正好失業待業在家,那個時候吳老爺子估計也是懵的,其實當時不僅是他,但凡是親身經歷過那個時間的,有誰不懵的?
從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計劃經濟的模式,成為了戰勝國,也眾志成城完成了戰後重建,如此過了二三十年,所有人都習慣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勞作才有飯吃的理念,突然之間,以往那些被視作為過街老鼠的人,做著投機倒把的買賣的傢伙,他們用以謀生的手段竟然要被推廣,這是沒人能看得懂的。
但在當時仍然有不少有眼光的,可在Z市,值得一提的,恐怕只有那麼寥寥數人。
而菲菲要跟我講的幾個,我幾乎都認識,即便不認識也有所耳聞。
一個是當時仍在官場摸爬滾打的翟家那位老爺子,一個是得到吳老爺子庇佑的林家現在的頂樑柱林國富,而最後一個,就是吳家那個最小的兒子,當兵四年,留學三年的吳立人。
翟家那位老爺子在當時並不風光,還並不是一把手,甚至可謂是非常的窘迫,當村官當了十年,縣官又十年,終於在他四十多歲的時候抓到了這樣一個機會,當時總設計師並沒有一開始就冒然的在全國強制性的改革,而是選擇了試點來進行,這麼一說,可能都知道這個試點在哪。
而翟家那位老爺子當時只是一個縣官,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竟然主動的在他所管轄的縣城裡,推行總設計師的改革理念,在當時的環境下,許多人都不相信這個改革能行,但他就是敢做,結果可想而知,隨之國家擬定的試點在短短几年時間有了成效,他這個自發性開闢的第二戰場,也結下了不小的成果。
翟家那位老爺子,也憑此一路扶搖直上,從穩坐了十年不挪動的縣官位置上,直升Z市二把手,然後一把手,更是憑藉著這份膽魄,在後來的一路搏殺中進入了省委,奠定了翟家在Z市的地位,成為了名門望族。
林國富我很熟悉,但菲菲也跟我講過,不過有趣的是,菲菲講的竟然跟老狼跟我說的是差不多的,我有些忍不住想問菲菲怎麼聽說的,但想了想還是又忍住了。
我繼續聽,菲菲繼續說。
接下來是我最想聽的一部分,關於吳立人這個人,也很可能是我未來岳丈年輕時候的事情。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