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莊先生雖然在江湖多年,實際上卻是個很天真的人。他雖然看出和尚將來必然會有可怕的舉動,但柳莊先生卻不認為和尚的行為會和他有關,也就把自己的種種經歷都跟和尚說了,又把銅鏡給了和尚把玩。
和尚接過銅鏡後,先是一臉的驚異,接著就對柳莊先生說:“我有一句話,要告誡袁兄,你一定要切記。”
柳莊先生見到和尚一臉嚴肅,知道事情肯定關係重大,於是擺出了一副認真聆聽的模樣來。那和尚接著說:“這面鏡子,和袁兄所經歷的種種,都關係到天下大勢,如果袁兄想一生平安,最好現在就回家去,把鏡子藏好,若是將來有除我之外的人打聽起這件事來,袁兄一定不要承認,最好遇到這類人之後,立馬搬家。”
柳莊先生精於相術,自然看得出那和尚一臉懇切,絕不是在胡說八道,只是這和尚既然知道鏡子的秘密,卻又不肯說破,讓柳莊先生有些鬱悶,於是他對和尚說:“大師,我和你相處數日,自覺非常有緣分,所以我對大師是知無不言,也希望大師能對我言無不盡……”
就在柳莊先生想要追問鏡子的秘密時,和尚卻擺了擺手,說:“若是別的事情,小僧自然會言無不盡,只是眼前這件事,現在還看不出分曉來,明天小僧就要出遊,將來若是我有緣與袁兄你再見,到時這鏡子的秘密也就可以讓袁兄你知曉了。”
柳莊先生看那和尚臉色陰沉,連嘴唇也微微變了顏色,他就知道這是和尚在下一個極大的決心。他自從經歷了那場怪異的事情後,為人已經低調了很多,也沒了凡事強求真相的心思,見到和尚不說,他也就不再追問了。
他氣惱和尚說話說一半,心裡十分別扭。到了第二天,柳莊先生就告辭走人了,他卻不知道,他走之後,那和尚也離開了嵩山和尚受了洪武帝朱元璋的邀請,去了京城。而後他尋了個機會,接近了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
後來和尚隨著燕王朱棣去了封地北平,燕王朱棣並不是朱元璋的長子,沒有皇位的繼承權,本來他只是諸多王爺之一,在朱元璋的長孫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之後,朱棣也只有老實當個王爺的份。
可這時候之前的那僧人卻向朱棣推薦了兩個人,其中一個是算命先生金忠。這金忠也是個很厲害的算命先生,更巧的是,他落魄時曾經被柳莊先生救濟過。僧人向朱棣推薦的第二個人,就是柳莊先生。
之後的事情史書中都有記載,朱棣和那僧人一起策劃叛亂,居然以北平一地的力量,擊敗了當時坐擁天下的皇帝朱允炆。朱棣就是後來的明成祖永樂大帝,而那和尚則是後代口中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不過史書並沒有記載一些細節,比如柳莊先生被帶去北平城之後,曾經和姚廣孝有過一番密談。姚廣孝的目的很簡單,他希望柳莊先生能把那面鏡子交出來,因為那面鏡子是造反成敗的關鍵。柳莊先生期初不肯,他覺得天下才太平幾天,怎麼能又起叛亂呢?
而且如果叛亂是因為他才會擴大的,柳莊先生就真是要無地自容了,可後來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柳莊先生還是交出了那面鏡子。柳莊先生的筆記裡並沒有記載這件事,他只是說姚廣孝並沒有威逼利誘,而是說了個讓他不得不拿出鏡子的理由來。
鏡子被交出後,由當時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匠鑄造成了兩枚印章,柳莊先生把兩枚印章的樣子畫在了筆記上,這兩枚印章的樣子,居然和老左筆記中,對那枚金印的描述十分相似,印章鑄成之後,就被秘密送出了北平。
至於印章之後被用來幹了什麼,柳莊先生就全不知曉,他只知道印章肯定在這場被稱作靖難之役的叛亂中起到了極為重大的作用。以至於這場叛亂以極快的速度成功了。朱棣得了天下後,並沒有虧待柳莊先生,除了常規的封贈外,朱棣還給了袁家一樣東西。那就是兩枚印章中的一塊。
我看到這一處記載時,眼睛都直了。我當時的表情一定很古怪,八成是集合了疑惑,鎮驚等等情緒於一體的,雖然我是出了名的面癱,但想必那時候我的表情也是很精彩的。
以至於袁子聰看到我的表情後,呵呵一笑,說:“你繼續往下看,後面的內容更精彩。”
筆記後面則記載了柳莊先生的晚年生活,和當時那多數從龍之臣不同,柳莊先生的晚年都生活在一種憂懼的心情中,他經常會仰天長嘆,他曾經很多次想去找姚廣孝問個清楚,讓姚廣孝告訴他,到底那面鏡子是做什麼用的。
可他又不敢,朱棣是個很可怕的人,做了皇帝之後,他就成了一個很可怕的皇帝,很多朱棣曾經非常信任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