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之中,得了一本典籍,因而悟道,後來又收我做弟子,可惜他老人家金丹不成,最終耗盡壽元而死。他當年在發現那本典籍的時候,伴隨了古墓出土的,還有著一小碟金沙。至於這張皮紙上的文字,則是他在古墓洞穴中的牆壁上所抄下來的。”
莫紫宸問道:“那古墓如今可還在?”
任千月搖搖頭:“我師傅得了那典籍沒有幾年,便趕上一場極大的地震,唿倫山發生了山崩,將那古墓的原址徹底掩埋在深處,就連我也沒有見過,不過大概方位,我卻還記得。”
莫紫宸點點頭:“將來若有機會,說不定我就會去唿侖山拜訪,到時候,你可要記得盡地主之宜!”
任千月大笑起來:“我們山野中人,最講的便是義氣。你若要前來,我必定掃榻以待!”
兩人對視一笑,任千月又道:“那個王觀,當年曾到山中拜訪過我師傅,但並沒有什麼交情,不過只是數面之緣而已。後來聽說他與清虛觀主的一位親傳弟子交好,氣焰愈加囂張,居然還敢打我的主意,將來若有機會一定要教訓他一下。”
莫紫宸見四周無人,便說道:“這裡畢竟是他的地頭,方才他在眾多人的注視之下,不好搪塞,回去之後,若是鬱氣難出,說不定還要來找你的麻煩,反正你已得到了化骨丹,不如早些走了便是。”
任千月被她這一言提醒,不禁一拍額頭:“還好有你提醒,我險些忘記了這一茬。這清虛觀主召開法/會,倒不禁人來往,我這就返回唿倫山,我們來日再會!”
她為人倒也爽氣,向著莫紫宸拱了拱手,便向外走去。
莫紫宸目送著她的背影離開,倒是微微有些不捨。從她下山之後,這算是她所交的第一個朋友了。將來若有機會,她還要到那間古墓的遺址去看一看,不過在這之前,她要先回山,去找諸位師兄參詳一下,這一小碟金沙,到底是什麼東西。
莫紫宸隨意的向四周看去,這才發現,來往的修士,有不少人的目光,似乎都在她的身上飄忽,看過她幾眼之後,還竊竊私語。她這才反應過來,剛才的行徑,似乎有些出風頭了。
她的餘光不禁向站在四教的那些弟子身上掃了幾眼,發現他們神色漠然,似乎並沒有特別關注到自己,這才鬆口氣,快步走入人群之中,離開此地。
在門口之外,仍有不少人乘著飛舟趕來,莫紫宸無意中聽到兩人在私語:“說是這次,清虛觀主要廣招招門人弟子,但並非所有人都有幸拜入他老人家門下。凡是要拜入清虛觀者,必須要有一個接引之人。”
另外一個人介面道:“我所聽到的,卻與你有些不同。說是隻要你能找來五個修士,列在自己名下,便可以成為接引人,同時也就自動成為清虛觀中的外門弟子,若要再進一步成為內門弟子,便必須讓你這五個接引之人,再同時去接引旁人。當他們都能夠成為接引人之時,你便可晉升為內門弟子。”(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204章 招引入教
又有一人說道:“這位兄臺說得不錯,不過細節上似乎有所偏差。清虛觀主這次除了廣收門人之外,還要在此地立教,若是立教而成,他老人家自然便是一代教宗,自其以下,分有太上長老,護法尊者,門下侍者,普通教眾,等諸多等級,全按你所能接引人入教的弟子人數而定。”
有一人不禁疑惑道:“立教若成,眾人自然都奉他老人家為尊,何必弄得如此複雜?”
另有一人不禁曬道:“你這樣想,便是太過狹隘。清虛觀主此舉之意,是為了讓眾人在入教之初便能夠相互結盟,守望相助,以示本教之中團結互助之意。要知道,我等皆是散修,能夠自聚而成一教,非有大毅力、大神通者不能為也。他老人家的智慧,其中所藏之深意,焉是你能體會?”
那人似乎也覺得說錯了話,連連告罪。這時飛舟已停在門前,莫紫宸見他們說得熱鬧,正站在一旁傾聽。他們確實有所醒覺,見莫紫宸正側耳傾聽,便都住了口,只是說道:“快些進去,見識一下這法/會是何等模樣!”說罷便三三兩兩地魚貫而入。
莫紫宸乘上飛舟,準備返回自己的駐地,在一路上,對這幾人的對話,思索不已。她也知道,想要自立一教,遠非自己所想象的那樣簡單,但這幾人所說的話,卻讓她感覺出幾分詭異來。
她本是皇室的公主出身,平日裡耳濡目染,對於那些如何控制手下的門道,多少也有幾分瞭解。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