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有遠近,但是對訊息的處理也緩急不同,所以景泰和大活佛收到訊息的時間相差無幾。
大活佛抬頭望向烏達:“盛景和尚到哪裡了?”
烏達仍維持大拜的姿勢:“燕國師還在東原,師尊若召見,弟子便傳訊著他立刻趕來,全力趕路的話,大概六七天的樣子便能抵達聖城。”
大活佛一曬:“三十萬兩金子,就能讓他立刻見我?按你的說法,柴措答塔宮還真不怎麼值錢。傳召就不必了,替我傳個口訊,問他這事該怎麼辦,要是他沒辦法或者趕不及再補上去,這次七七慶典他也不用來觀禮了,這便打道回府,回他的廟裡,等著和景泰拼命吧。”
烏達領命正要離開,大活佛又想起一件事:“雲頂和無魚有訊息了麼?”
五天前,來自南理的、正帶著一眾禪宗高僧在向聖城行進的使團首領無魚,忽然向負責領隊的吐蕃喇嘛請辭,說收到國內訊息,有緊急事情不得不立刻趕回去,並親手寫了致歉信箋請喇嘛弟子代為轉呈大活佛,隨即她就離開隊伍,雲頂活佛也隨她一起離開了。
雲頂和無魚走得突然,何況南理佛家有事,雲頂又何必跟著?當時就有密宗弟子暗中跟蹤,想看看他們到要去哪裡,結果沒跟上半天兩個人就消失不見。
烏達搖了搖頭:“還沒能找到人。”
博結沒再說話,又開始專心擦拭寶珠,直到手中這一枚再沒有半點塵埃,他才將其放回匣內……
大活佛放下寶珠之際,中土上的另一位雄主、回鶻之王聖火真使、奎尼圖艾迪大可汗正舉起一把小刀,仔細地端詳著。
毫無稀奇之處,漢家隨處可見的小刀,幾乎每位郎中的藥箱裡都會備上一把,遇到患者又外創時用之剜除腐肉。
不過大可汗手中的這把小刀,還有另一重意義。它代表了一個人:宋陽。
當年在鳳凰城同升客棧中。大可汗用自己的火芯玉佩換回的就是這把小刀。
看了好一陣,大可汗放下刀子,目光一一望過面前肅立的諸位重臣,聲音低沉:“聖火賜予我的兄弟,宋陽王駕在草原失蹤了。他是為了觀我登基大典才冒險前來,若有閃失,我難辭其咎。”
幾位剛剛從熱被窩裡被召至宮中的回鶻重臣面面相覷,昨天大可汗就收到了來自南理的傳書。獲知宋陽失蹤的訊息,之後一個時辰聖火殿傳出諭令,發動回鶻在草原上的所有眼線,全力追查宋陽王駕的下落,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昨天已經有了定議,事情又沒有特殊變化,現在又何必再提。
大可汗臉色陰沉,繼續道:“當年我奉聖火之諭進入吐蕃刺探敵情,不幸中伏,身受重傷、逃亡無路。不得已混入商隊,委身為奴被販賣至南理,始終找不到脫逃的機會,是宋陽賜我自由身。他的舉手之勞,卻是本王一場新生,他救我第一次。”
“隨即紅城遭遇天大災難,宋陽力挽狂瀾,救下了整整一座城池、無數條性命,要知本王當時也在紅城。他不是專程為了救我而出手。但我卻實實在在得了他的恩惠,這才能活到今天,兩天之內,他第二次救我性命。”
“第三次,我在鳳凰城遇險,必死之局裡,又逢宋陽搭救……每次我深陷危局宋陽總能及時出現。救我於危殆之中,由此本王篤信,他是聖火賜予我的守護,賜予我的兄弟,屬於我的一切,都將與他分享。”
大可汗稍稍停頓了片刻,隨後加重語氣問眾人:“可有異議?”
重臣自然搖頭。大可汗面色微緩,又繼續道:“宋陽不曾讓我失望,他對回鶻也有相助,若非他的慷慨,一品擂上回鶻勇士又豈能揚威天下?”說到這裡,大可汗陡地話鋒一轉:“可是現在,屢次救我的兄弟深陷險境,我在哪裡?於回鶻有恩有義的護持聖火王遭草原狼子的暗算,我們回鶻的勇士又在哪裡?”
大可汗奮起一拳,重重砸上了面前桌案。‘日出東方’本就是國內出名的勇者,以他的勇武,若非身份特殊不容閃失,是有資格參加當年一品擂的,這一拳的力氣遠非景泰可比,喀嚓一聲大響,厚重桌案被他一拳砸踏,大可汗聲色俱厲:“只待天亮,本王便傳令全疆,集結所有大漠勇士,彎刀直指東方,大軍突襲草原,打破狼子的石關、燒掉狼子的草窩,在聖火指引下尋找我的兄弟,回鶻的兄弟!找不到宋陽,我又何以為王。”
此言一出聞者無不大吃一驚。這種事可萬萬做不得,回鶻新舊交替不久,雖然是順利過渡,但畢竟也引出了些小小震動,實在不是發動大戰的好時機。何況此時已到秋季,凜冬將至,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