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銘那裡獲得訊息這麼久,雲文浩始終沒有推動石泉縣遷移計劃,就是因為巴蜀省有一個太上皇,而這個太上皇就是高高在上的那位大佬,原巴蜀省省委書記、現任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政法委員會副書記,警方第一人、黨委書記劉永川!
這個太上皇在巴蜀省有著強大的影響力,甚至架空現任市委書記雲文浩,在這裡想要推行一項政策,只要和原有的政策發生衝突,根本就不要想執行下去,石泉縣遷移計劃就是如此!
“石泉縣縣城兩側高山險峻,坡度均在70度以上,人處山腳之下深感山勢逼人。城郊茅壩一帶有一片亂石,有的如房間大小,當地人命名為亂石窖,據記載是康熙年間景家山上岩石垮塌形成。1958年2月8日,石泉發生6.2級地震,縣委樓房兩頭震垮,縣城石巖亦有崩塌。”
只是心志堅定的雲文浩不甘心,轉瞬間他已經從李銘生死未卜的焦慮中中清醒過來,他忽然明白這是遷移石泉縣絕佳良機,這個時候遷移縣城的阻力降到最低!
儘管此時把焦點從李銘轉移到遷移縣城,似乎有點對不起李銘,但是想起李某人“生前”堅定主張縣城遷移的態度,也許自己做點什麼才是對他最好的慰藉!
李文軍臉色異常難看,類似的爭論已經不止一次,可是今天雲文浩抓住一線天崩塌的機會提出拆遷計劃,不管他老李多麼逆天,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強制終止拆遷的說法,旁邊可是有著記錄員的!
現在只有寄希望於劉永川書記在巴蜀省的佈局了,身為劉書記最忠實的部下,李文軍很清楚老領導的政治手腕有多麼強悍,他不想做的事情,十年來也只有毒奶粉事件脫離了他的掌控,那惟一的一次也是面前的雲文浩造成的!
“1970年代,縣城西面的王家巖山體發現裂縫。據目擊者描述裂縫長達數百米,最寬處一米有餘,有關部門還曾撥款治理。而景家山亦發現有鬆動岩石,對縣城構成威脅。1978年王家巖崩垮, 一塊約一立方米的岩石翻滾至城關小學舊宿舍。”
誰也沒想到雲文浩準備如此充分,他甚至沒有看資料,一系列數字和資料從口中說出來,很顯然雲書記準備不是一天兩天了。李文軍忽然發現,和雲文浩處心積慮相比,自己的反駁那麼的脆弱無力!
也許這也是自己的一次機會!沒錯,這一瞬間李代省長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誰也不願意當一輩子的傀儡,李文軍也不是天生當傀儡的賤/貨!
從九十年代初投靠劉書記開始,老李就似乎已經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見,即便他身居省長高位,也要時刻聽從劉永川的安排,即便有些事違心的,他也不得不完全服從。
現在機會來了!雲文浩能借助一線天崩塌事件的機會,強行啟動縣城遷移計劃,想必劉書記也找不到強行反對的理由,而這無疑是擺脫太上皇的絕佳時機!沒錯就是絕佳時機!
“1980年石泉原縣委書記亦覺縣城地形怪異當,時站在險峻山下深感害怕,而上級領導到石泉視察工作時也往往不願久留。石泉外派幹部的一大特點,是多不帶家屬前來,這一方面是因為石泉條件艱苦,另一原因則是因縣城地勢兇險,作以防萬一計。此外由於縣城環境惡劣,石泉幹部人心浮動,1985年石泉中學校長帶領教師 6人離校出走,在全省轟動一時。”
大家都被雲文浩的侃侃而談驚呆了,這位即將五十歲的省委書記,背書居然如數家珍,私底下究竟做了多少功課?連在一邊負責記錄的幹部都漲紅了臉,他們速記剛剛趕得上雲書記的速度,足見老雲同志準備多麼的充分。
雲文浩再度看向李文軍,看的代理省長有點發毛,老李心中怨念十足!說白了真正阻止縣城遷移計劃執行的是劉永川而不是自己,老雲同志一再針對自己,難不成也是挑柿子撿軟的捏嗎?
偏偏的雲書記毫不理會李代省長想什麼:“或者文軍同志到石泉縣調研,只要你敢在那裡堅持工作生活一個月而不感覺到危險,拆遷事宜就此作罷!否則,今天誰也不要阻止石泉縣拆遷,誰阻止誰到那裡去駐蹕扶貧!”
呃!各位省委常委哭笑不得,雲書記這是圖窮匕見了呀,誰敢和他做對就要到石泉縣駐蹕扶貧!你都把石泉縣說成人間地獄了,誰還敢去那裡駐蹕扶貧啊,別看李文軍之流對老百姓安全不放在心上,可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安全問題,那是萬萬不能冒險的!
正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不管別人怎麼看自己,不管在外人眼中自己是不是君子,李文軍萬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