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勝”兩個字,對於看過《電鋸驚魂》的人來說,這點一點也不陌生。
第一場戲,當電影裡幾張沙發,一個火爐,幾個學者,開始了談話,剛剛聽到john說他活了140億年,觀眾的第一個反應是:好,又一個吸血鬼。然而接下來發展卻不是大家的所料,john活了多少年並不重要,他到底是什麼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人活了這麼長的時間,他經歷過什麼,觀眾開始好奇起來。
本來安安靜靜的影院瞬時間熱鬧非凡,一個個都露出不敢相信的模樣,更有甚至抓著腦袋,嚴重調戲了他們所經歷的是非觀,大聲叫了起來。
“mygod!這個人竟然活了那麼久!”
“這不是真的!”
“這怎麼可能?”
周圍的氣氛熱鬧起來了,但還有人不爽,這不是胡扯嗎?那裡有科幻的影子,開場半個小時了,連一個特技的模樣都沒有,這是什麼鬼的科幻片。
可以說僅僅一個開頭已經成功的把觀眾分成了兩部分,欣賞著認為劇本精彩,反對者認為這不是一部科幻片,打著科幻的影子,買的是劇情片。
當john說他是洞庭人,他說他見過冰河期,他說他獵過猛獁,曾經化身釋迦摩尼來感化眾生,直到功成名就才以假死來隱退,悄然離開。
所以說當他到達東方,曾經化身霍去病坐下軍師,一起大喊過‘匈奴不滅,何以為家’,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話。曾經化身和李白談詩,留下一篇篇千古詩句。
歐美觀眾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人,但大家都屏住呼吸緊緊盯著大螢幕,深深被劇情吸引,一時不能自拔,害怕漏掉任何一句話。
他沒和哥倫布一起航海,認為他不是航海型的。他得過天花、鼠疫、黃熱病。他見過冰河期,他獵過猛獁。他說他曾在釋迦摩尼佛門下,而且獲益匪淺。他說他就是耶穌。
可以說李毅華的表情很到位,那種絕望、孤寂、無奈表現的淋漓盡致,將所有觀眾內心的那份悸動都勾引出來了,他們看到john的孤寂、無奈,就像自己受到的一般,讓在座的所有人都搔動起來了。
“(*)!這是什麼狗屁的科幻片,簡直侮辱科幻二字!”
“這是我看的最無聊的片子,(*),怎麼會讓他上映?”
“這是李拍的片子嗎?真的太失望了。”
那些真正的科幻迷們,看到如此脫離了主流科幻片拍攝手法的影片,簡直失望極了,不知覺地站了起來,大聲吼道,以發洩心中的鬱悶。
“前面的小子,前面那幾個傻B給老子坐下,你擋著老子的視線了!”
“別吼了,再叫的話,老子出來影院就揍你!”
反對的聲音瞬間啞巴了,即使不喜歡電影,但也不能擋住後面的觀眾,面對群青憤然的強大觀眾們,一個個縮著脖子乖乖地做下來,他們再也不敢造次了。
在歌聲中,《永葆青春》的導演、副導演、剪輯、主演、演員名單陸陸續續地出現在大螢幕上,最終用一個大大的“ned”作為結束。
影院中陷入一片安靜,所有的觀眾都沒有離開座位,他們都在等,或者說他們在想。
一束燈光從電影院上空忽然亮起,直接投放在影院的前排座位上,所有的觀眾們這時慢慢地站起來,為這部電影帶來的思考而沉寂,這是直衝靈魂的悸動。
第192章《永葆青春》
《永葆青春》就在這極具爭議中落幕了,不管你喜歡也好,討厭也罷,但它的票房卻如黑馬一般一高再高。第一天票房200萬美元,第二天票房250萬美元,這就是兩天的票房成績。
當李毅華拿到票房成績時,已經是兩天以後了,看著手上前兩天的票房成績,他忍不住想大笑三聲,兩天接近500萬美元的好成績,這趕上一些大製作了,怎能不讓他得意。
影片的生命力跟宣傳是分不開的,大面積宣傳並宣傳得當,影片就能上映的檔期就會久;否則只能黯然下畫。想想《致青春》的數字宣傳模式,有步驟地進行爆料,一直吸引著觀眾的眼球,硬生生地把票房炒的老高。
而對於小電影來說,宣傳更是必不可少的,本來投資、演員陣容就比較小,在不投入宣傳,那隻能悄無聲息地下畫,有的電影甚至連上畫的可能都沒有。
《永葆青春》對於他來說是最費心思的一部,演員的陣容裡面也是最強大的一部,雖然都是友情出演,但那也待看交情,不是嗎?不過最重要的就是他想用這部電影改變香港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