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上免不了被小家犬一頓羞辱。
這回,鄧慶林仔細地分析了自己所面臨的形勢,他真正開始變得聰明瞭。他知道他在河縣得罪的絕不僅僅是一兩個人,那個心狠手辣的“千金”所做的一切,已經讓他得罪了縣裡所有掌權者,這就是說,這些人隨便說一句話,合在一起幾十只他於死地的尖端武器,在和縣,他已經跳進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雖然孔聖人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說過“唯婦女與小人為難養也”,自己也在好多年前就讀過這句名言古訓,過去可就是沒有當回事去領會它研究它記住它應用它,這次終於吃了女人和小人翻手雲覆手雨的苦頭,頃刻之間,女人和小人們就把一張大網變成一口巨大的黑鍋扣在了他的頭上,再掙脫那張網絕砸爛那口鍋絕不是一年兩年三年五載所能夠輕易成功的事情了。“政治上不可靠”,那條沉重的尾巴只要栽在他的屁股上,很可能是一個終生的記號。在和縣這幾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無論他走到哪裡,都只有一輩子夾著尾巴老老實實地做人的份了。
可是鄧慶林畢竟是鄧慶林,他並不甘心。他知道自己絕不只是一個清掃工人的材料,儘管他口頭上從不看低工人農民,可是他心底卻認為若只滿足於當一個好工人或做一輩子莊稼漢,完全不需要那麼多的學識和智慧,要證明自己,要做一個真實的自我,他必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鄧慶林決定從頭做起。仗著自己年輕身體壯實,他每天起早摸黑。專揀最最髒最長條件差的地段去打掃,專找拉架子車搬垃圾桶一類最重的工作去幹。所裡大娘大嫂多,身體條件有侷限,架子車拉不動,他就把這拉車活包了,下水道空間小上下困難他第一個鑽進去,在下面一干就是好幾個小時,哪裡的垃圾桶漏了,他不顧吃飯睡覺熬更守夜把它補好,那裡的化糞池不通。他毫不猶豫地跳下去清理??????所裡工友們包括所長在內上上下下對他另眼相看,連續三年被評為先進個人。
這下他有政治資本了吧,他應該往上爬了吧。別人都這樣認為,可有一個人不往這方面想,這個人就是鄧慶林。栽過跟斗的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要想在河縣一步一步出人頭地,門兒都沒有,可以說比登天還難,他這樣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不講價錢不計回報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目得只有一個:他要獲得全所人的好感和支援。關鍵時刻不阻攔他的行動。
他已經取得了預定的效果。艱苦的勞動換來了成熟的條件,他認為差不多了。機會到了,老天爺也會垂憐於他幫助他了,他該行動了。
這天早晨。所長老金大姐剛在辦公桌前坐定,鄧慶林就來到了她的面前,雙手捧著一份調動申請要她簽字蓋章,所長感念於他平時的表現和融洽的人際關係,實在無法拒絕他的任何要求,拿過申請就把字簽了章蓋了。
於是 ;,鄧慶林跳出了河縣這張大網,扔掉了這口大黑鍋,調到了老同學羅光輝當常務副縣長的鎮南縣,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當了科員。
當了科員的鄧慶林吸取了在河縣的教訓,他和羅光輝的交往十分謹慎。這其中原因之一是防止別人說三道四,給羅光輝帶來不好的影響,掣肘他的行動,當然人家是常委常務副縣長,你一個科員讓外人看來應該有一定距離,自己也應該掌握到分寸。他根據朱元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和毛老人家的“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教導,為自己制定了“多工作少說話不出頭”的九字方針並付諸實踐,一段時間後,包括局長在內的所有同事都覺得鄧慶林這人工作踏實、積極能幹、少言寡語、不講條件、嚴己寬人、不出風頭、不拉山頭、能吃苦頭,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同志好乾部好哥兒們“三頭”幹部。
提拔提拔,一是自己要爬,二是要有人提。正當鄧慶林獲得局內所有的人認可,具備向上爬的動因時,羅光輝在換屆選舉中也上了,官銜前面去掉了“常務副”三個字,另外加了“縣委第一副書記”七個字,加七減三,由原來的“鎮南縣常務副縣長”變成了“鎮南縣縣委第一副書記、鎮南縣縣長”。羅光輝上了,標誌著鄧慶林也要上,俗話不是說“一人有福,帶攜一屋”,羅光輝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燒到人事方面,鄧慶林也被這一把火燒上了鎮南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的位置上。
當了副局長的鄧慶林依然遵循他的九字方針,與局長緊密配合,不居功,不諉過,勤勤懇懇做事,夾著尾巴做人。久而久之,連縣委書記也打消了“他是羅光輝的人”這個先入為主的概念,漸漸地對他也有了好感,並且隱隱產生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