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技術再高超,也被侷限在一定的範圍內了。但是字畫卻不同,無論是古紙古墨,都能夠流傳下來。加上各種巧妙的揭裱、移花接木手法,以及歷代畫家、書法家的行文筆法,還有少年、中年、老年,各個年齡階段,又有不同的特徵表現……
諸如此類,種種細節,稍微漏了點兒,就會看走眼,鑑別不出真偽來。…;
王觀記得,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曾經說過,他年青的時候,就是覺得鑑別字畫的爭議太多,甚至好幾個知名的字畫鑑定大家,針對同一幅畫,卻有不同的看法。各抒己見,沒有統一的結論,他根本弄不清楚誰對誰錯,所以乾脆專攻瓷器了。
由此可見,鑑定字畫的難,沒有深厚的功底,是沒有辦法成為字畫鑑定大家的。
就在三個裁判之一的周老,學術淵博,書畫造詣很高,也不敢自稱書畫鑑定大家,只敢謙稱自己對於書畫,有一定的研究而已。
當然,如果是粗製濫造,一眼假的東西,那不用說周老了,就是在場的其他藏家,也能夠鑑別出來。就怕那種技術高超的臨摹之作,那就很考驗鑑定家的眼力了。
不過,第三件寶物,不是什麼名家名作,只是清代一個名人文士的作品。反正,這個名字王觀第一次聽說。但是周老卻博聞強記,評點起來,說得頭頭是道,把那人的生平事蹟,以及繪畫的風格,分析得很到位。
由於那人,不是什麼流芳百世的大家,估計仿作偽作也比較少,所以周老評點完之後,就直接肯定,這卷畫作是真跡。
對此,眾不不吝送上了熱烈的掌聲。儘管東西不算什麼傳世珍品,但至少是真跡。可能這年頭,真正的老東西是越來越少了,能夠得到一件,也是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一番熱鬧之後,鬥寶繼續下去。接下來,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件寶物陸續登場,有象牙雕件、明代古玉、精緻銅爐,粉彩瓷器。
幾件東西,有真有假,更有假以亂真的仿品。
錢老、周老、張老,三人輪流上陣,逐一鑑賞評點,不時穿插了他們一些個人的見解與感悟,讓王觀感受到古玩魅力的同時,也覺得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然而,王觀卻忽然察覺,這個鬥寶環節,與其說是鬥寶,不如說是一場請教交流探討會。不是王觀想像中的,這是那些公司老總企業家誇耀炫富的聚會。
因為出場的藏品,都是存在了一定的疑點。王觀覺得,這些人把它們帶來,亮寶鬥寶是次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想趁機向錢老三人請教,去偽存真。
看到大家仔細聆聽,專注討論交流的模樣,王觀心裡有些慚愧,自己好像有些膚淺,把這個交流會想得過於簡單了。如果這個聚會真是誇富炫耀的地方,想必以錢老的性格,肯定是不屑於參加吧。
此時此刻,王觀徹底明白了,這個聚會可能也會包含了一些拓展人脈、聯絡感情、瞭解各方資訊動態的功利想法。但是主題卻非常的明確,就是想要透過這次聚會,達到交流古玩收藏經驗、相互學習提高的目的。
。。。。。。。。。。。。。。。。。。
三江最後兩天,求收藏,推薦票,三江票,請大家多多支援,謝謝。
第62章 白玉金頂持珠玉佛(1)
'''cp|w:210|h:140|a:c'''“好了,我們現在看第八件藏品。”
就在王觀沉思明悟之時,錢老再次開口主持起來,不過聲音有兩分倦意,一是年紀大了,精力沒有那麼充沛了;二是鑑定了七件藏品,太過專注,也消耗了不少精神。
“錢老,要不要先休息一會。”
底下,有人體諒三位老先生,開口提議起來。錢老卻搖頭笑道:“沒事,反正還剩下三件藏品而已。一鼓作氣,全部鑑賞完,就輕鬆了。”
“令希兄,辛苦了。”這時,周老有幾分歉意,如果不是他趕時間回去,錢老也沒有必要這麼急的。
多年的老交情了,錢老輕輕一笑,都在不言之中。這時,一旁的張老笑道:“老周,你真覺得過意不去的話,就把你家的寶貝,借我們把玩兩天。”
“那可不行。”周老想也不想,直接拒絕道:“東西到了你們手裡,肯定是有去無回了。”
“什麼嘛,說得我好像是強盜一樣……”張老不滿道。
“誰不知道啊,你張屠夫,本來就是土匪出身!”周老戲笑道。
三人在談笑風生之時,第八件藏品,也在展臺上呈現在大家的眼前。這是一尊佛陀雕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