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顏從懷隱的敘說中,能感覺到楊裕是一個直來直去的性子,每每有疑惑,都會跑去懷隱那裡質問。而懷隱亦是個實誠的性子,有什麼答什麼。
其實事實就擺在兩個人的面前,他們都不笨,都隱隱猜到事情的真相,然而,懷疑就像是一顆種子,被埋進適宜的土壤裡就會生根發芽,即便努力忽略,卻總會不知不覺的影響人的選擇。
譬如懷隱,並非如他自己所說,是個懦弱的人,他帶著楊裕從戰火紛飛裡逃出來,僅僅比她大一歲,卻已經能作為一座山讓她依靠。他臨陣脫逃,無非就是以為楊裕變心了,而他不能承受這樣的結果。
譬如阿裕,也非是如淨惠所說的那般堅定如一。悲劇的起因就是因為她的懷疑和動搖,當懷隱告訴她“我不知道頭髮怎麼會又少了一縷,但我從來沒有和其他人私定終身”,她潛意識裡是不相信的,所以後來的一切解釋都是枉然。
他們之間的愛情太純粹,所以抵不過絲毫的猜疑。
世間終成眷屬的情侶,純粹相愛往往只佔極少的一部分,與你白首偕老之人,往往不是你最愛的,卻是最合適你的。
“其實楊裕是害怕吧。”冉雲生聽完整件事,嘆道,“楊裕是煬帝之女,亡國公主,聽說煬帝雖然荒唐,卻對每個女兒都很寵溺。楊裕從高高在上、萬人矚目的地位,落為平民,且是一夜之間失去所有親人的平民,那種恐慌非是所有人都能夠了解,可能她對宣義郎的感情和依賴,也超出一般吧。”
通俗意思便是,楊裕是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女子,所以她敏感又多疑。
冉顏道,“宣義郎?”
“是文散官官職,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的兩名次子都是此官職,當年大興城大亂,虞伋勸說虞世基的次子虞柔、虞晦一併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