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難啊,擔著全天下人的因果,犧牲自我成就大我,每天業業兢兢的為天下考慮,太累了,做的好了,那是應該的,做的不好,那就要擔上罵名,何苦呢,哪有本王現在舒坦,本王這麼說你明白了吧”。
關夫子聽完後思考了一會,畢竟是一名智者,很快就想通了,站起身來朝著郭興是深深的施了一禮,說道“王爺大智慧啊,把什麼都看透了,學生還要王爺的提點才明白,真是。。。。。。”。
郭興笑了笑說道“先生不是看不透,而是先生為興考慮才被迷了心智,不然哪能讓先生受迷”關夫子跟郭興二人相互看了看是一起的放聲大笑。
皇宮大內,御書房。皇帝每天晚上最後一件事是要看下當天的密保,掌控京師,翻看這眾位皇子們的密報,皇子那些個密事是一件沒跑都有記載。
王濤在一旁陪伴著皇帝,看著上面記載的這些官員們跟皇子們的密議,心裡是萬分的看不起他們,路都看不清還敢往皇子們的爭儲裡面參合,不死都對不起他們。
當皇帝看到最後關於郭興的密報時,看完後笑了,王濤在旁邊跟著是也看了,心裡說這位爺真是牛,連這個位置都沒有放在心上,不過看的是真透啊,那個位置不好做,跟著皇帝幾十年,看著皇帝每天的忙每天的累,王濤是看在眼裡,這位主看的透徹啊。
就聽見皇帝笑了,緊接著又聽見皇帝自言自語的在那說說道“你個小東西倒是看的透徹,不過你身為皇家人員,不是你想躲就能躲掉的”王濤聽到這裡那還不明白啊,皇帝這是鐵了心的要郭興接位,心裡是翻騰不息。
第二天武親王府外面是掛了個牌子,上面寫到,王爺閉關中概不見客,郭興是真的閉關了,在外廝殺了幾個月心裡的感悟不少,這都需要自己細細的參悟。
那些個百戰老兵有二十幾個是無家可歸,就跟著郭興了,郭興也很高興,這些人的忠誠是不用懷疑的,全部安排為王府的侍衛,負責王府的安全,一些重要的地方是全部換成這些人守衛,比如閉關密室等。
接著就是春香的事情了,讓周全把兩人給帶上來了,下人們都在旁邊看著,兩人見到郭興就跪下了,郭興看著兩人是嘆了一聲氣,說道“你二人違背了府裡的規矩,就要受到該有的處罰,我也不難為你們,也怪我沒把規矩說道前面,一人二十鞭子,你們收拾下離開王府吧,周全你看著執行”。
周全在旁邊聽著,應了聲“是”,讓人帶他們下去去執行了。
郭興隨後又說道“再有類似的事情,直接打斷一條腿,趕出王府”周全應聲到,下人們是出來了一口氣,王爺還是心善啊,要是其他府裡早就把人打死了。
不提郭興的閉關,外面是鬧騰起來了,每天都有人保舉皇子們成為太子的奏報,皇帝也不吭聲,四五六七八九十幾位皇子是上下翻騰著,重臣們是一個也沒有攙和,整整鬧騰到了年關,每年都要進行年終大宴的,今年郭興閉關中是不參加了。
對與其他人來講那是個好訊息,不然大家明知道會輸那還有什麼意思,但是今年誰主持是個問題,往年都是太子主持的,今年呢,依附幾位皇子的官員們紛紛上摺子保舉自己的主子來主持這個宴會,事實是皇帝誰也沒聽,直接下旨有郭忠負責主持年終宴會。
三爺接到這個旨意後就蒙了,怎麼會跑到自己的頭上,自己沒要求啊,跟自己的幾個幕僚商量了半天也沒得出結論來,不過心裡總有那麼一絲的不好預感,快馬進宮跟皇帝郭威請辭,自認為才疏學淺沒能裡主持,被皇帝駁回,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這一突然的聖旨任命,連大臣們都暈了,難道帝心在三爺郭忠身上,一個個的在家裡也是深思苦想,周旭也沒有想通是怎麼回事,就去問老國公了,老國公看著自己的兒子是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周旭看著老國公的眼神心裡是一陣的懺愧,畢竟是自己的兒子,老國公就跟著周旭解釋起來。
在書房內老國公問道:“旭兒,皇帝在意的繼承人是誰”
周旭不確定的說道“前些日子,父親不是分析過,是武親王嗎”
老國公是接著問道“不錯,武親王跟忠王爺是什麼關係”
周旭說道“是兄弟啊”
老國公接著說道“還沒想明白嗎”。
周旭是茫然的點點頭,老國公嘆了一聲氣說道“是親兄弟啊”周旭更加迷茫了,這誰都知道啊,他們是親兄弟怎麼了,這裡面有什麼關係。
老國公看著自己的兒子一臉嚴肅接著說道“旭兒,為父如若不在了,你要謹記一件事”,老國公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