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兼程進軍會戰的十餘道將令。大將們離開幕府,整個聯軍營地立即忙碌起來。暮色時分,聯軍四十萬分別從西、中、東三路開進,夜半時分渡過淶水。
次日正午,聯軍渡過南易水,立即紮營,構築壁壘。
趙平進入幕府的第一件事,是派出快馬特使向王翦幕府下戰書,約定來日清晨決戰。之所以如此急迫,是趙平要王翦明白知道,燕代聯軍並沒有中秦軍攻代以分化聯軍之計,而是公然前來大舉會戰!趙平心存一絲期冀:也許秦軍王賁部能聞訊回程,可免代國慘遭屠戮。
※※※※※※※※
①先秦“方城”之名有四,三處在北楚(今河南省南部),一處在燕國。《詩·召月》雲:“侵鎬及方。”朱熹注:“鎬、方,皆地名,疑皆朔方也。”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考訂,這一方城在燕國涿縣東南地帶。
②秦軍滅燕之進軍會戰路線,史無詳載。《史記·秦始皇本紀》雲:“秦軍破燕易水之西。”《史記·燕召公世家·集解》徐廣注云,秦軍出涿郡故安。兩說不同,當互有聯絡,實際可能是戰場攻防轉化造成。
六、易西戰場多生奇變 王翦軍大破燕代
王翦的軍令雲車,矗立在易水西岸一座孤立的山頭。
從遠處遙遙看去,這座山頭只舒捲著一面巨大的黑色纛旗,除此便是一片蒼黃的樹林。而從這座孤山峰頂看去,視野卻極為開闊。縱然是晨霧秋霜天地朦朧,西面的燕國下都武陽城也遙遙在望,北面的燕國南長城則盡收眼底;待到日光劃破霜霧,東面北面的兩條易水波光粼粼如在眼前,西北方的淶水也如遠在天邊的一道銀線,閃爍著進入了視野。王翦之所以將戰場選在這裡,原因只有一點:易水之西的山川地勢,最適合打一場聚殲戰。打聚殲戰的方略,既是王翦的謀劃,也是李斯帶來的秦王贏政的意圖。李斯轉述的秦王說法是:趙殘燕弱,俱成驚弓之鳥,若不能一戰滅其主力,則其必然遠逃,或向遼東,或向北胡,其時後患無窮矣!李斯反覆申明瞭秦王的顧忌:九原、雲中的蒙恬軍兵力只有十餘萬,既要北抗匈奴林胡,又要堵截燕代殘餘逃竄,廣宇漠漠,縱然全力應對,亦可能力有不逮;為此,攻滅燕代之戰,務求聚殲其主力大軍。對於秦王的大局方略,王翦深為贊同,反覆揣摩之下,只有這片戰場最適合秦軍施展。
先得說說這片戰場的地理大勢。
整個燕南之地,易水流域最為要害。西周與春秋時期,這片地域原是胡人與華夏族群的皮毛鹽谷交易區,因其無名,遂被當時的燕國與薊國徑直呼為“易地”。這片易地,北南兩條水流,當時都被燕人薊人稱之為“易水”。後來,燕國吞滅了薊國,將兩條易水分別稱為北易水、南易水。戰國之世,燕南成為燕國最富庶的區域,易水也日見大名。但是,易地仍然是沒有定界的一片地域,既沒有設定郡縣,也沒有修築城池。直至後世的隋代,方在易水之地設定了易縣,或稱為易州。是故,後人誤以為(戰國)易水是因為發源於(戰國)易縣而得名。這是後話。
兩條易水①的流向是:北易水由西向東,入淶水,再入大河,大體是東西流向而略呈西北東南;南易水則是由北向南,入淶水下游,再入大河,流向為西北至東南的大斜形。故此,時人以為南易水是一條南北走向的水流,也便有了易水東西之說。
易水流域之重要,在於兩處:其一,北易水北岸,有燕國南部最大的要塞武陽城。這武陽②城乃當年燕昭王修築的南部重鎮,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堅固異常;因其咽喉地位,武陽也是燕國的下都,即燕國的陪都;其二,南易水東岸,有一道燕國南長城,是燕國防備南來之敵的屏障。這道燕南長城,沿南易水流向修築,蜿蜒直向東南,抵達燕齊邊境的“中河”,長達四百餘里。戰國時期,黃河入海段分作三流入海,西河北上燕國而東折在今天津地帶入海,中河、東河均在齊國邊境,即今山東半島入海。燕國南長城的東界,便在燕齊交界地的“中河”終止。至此完全清楚,燕南的三個要害點是:南易水,燕長城,武陽要塞。
“稟報上將軍,燕代聯軍探察清楚!”
聽完斥候將軍的稟報,司令雲車上的王翦深深皺起了眉頭。
斥候營報來的敵情是:燕代聯軍已經連續渡過淶水與北易水,分三部駐紮:以腹地燕軍為主的十餘萬人馬,騎兵進駐武陽城外,步軍駐屯燕南長城;以代趙軍與燕國遼東精銳組成的二十餘萬主力,前出南易水東岸,正在構築壁壘。
“辛勝,依此情勢,成算如何?”王翦問了自己的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