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2部分

、王古。範純粹三名舊黨,這已經是在明顯的表明了政治態度。他望了一眼曾布,嘆息:“以婦人狂言之因,而罷執政名單——天下本無事……”

天下本無事,後一句話是“庸人自擾之”。

向太后被噎了一下,小皇帝裝沒聽見,繼續說:“名單上還有誰?”

小皇帝是有資格這麼問地,因為現在選擇的是他的輔政大臣。章只好接著彙報名單。曾布指這名單上的安燾,竭力推薦說:陛下知道安燾這個人麼。元年間。元豐舊人皆去,以顯示自己不同流合汙。唯獨安燾在元佑四年才因為丁憂,離職回家。“

皇太后曰:元豐末,眾人皆去,惟安燾不去,說明此人名為新黨,卻搖擺於舊黨之間,簡直沒有立場——除了安燾之外,其餘的大臣,就依諸卿所議。“

曾布拱手回答:“陛下,聖人(皇太后)洞照人材如此,臣等更無可言者。此時,小皇帝趙煦已經停靈七日,按照議程,接下來要宣佈安葬事宜。向太后沉吟不語,小皇帝眯著眼睛裝睡覺,眾位大臣誰也不開口,就等著別人毛遂自薦。

大殿中氣氛沉悶,向太后正考慮措辭,章與曾布腦海裡轉著拒絕的藉口,大家都在等待打破沉默者出現,沒想到一名太監完成了這一使命,他慌慌張張跑進來,進大殿的時候還不小心磕在門檻上,最後一路翻滾著滾進殿來。章見此,沉下臉,他還沒有開口訓斥,曾布已經沉臉呵斥:“端莊點!”

向太后也臉色不好,因為宮中秩序混亂,意味著她對宮中事務管理不善,而她連皇宮都管理不善,何談管理國家?

此際,向太后心中已盤算好了事後算賬,她忍著怒火,和顏悅色地問:“何事驚慌?”

太監跪在地上,等喘勻了氣,方報告:“大名府急報,有緊急軍情。”

曾布跳了起來,大汗淋漓的問:“大名府……遼國方面有何異動?信函拿來?”

章也很緊張,他盯著那位小太監,神色焦急著。

向太后坐不住了,連忙問:“高遵惠有什麼報告?”

小太監語不成句地回答:“急報沒有信函,只有口信——大名府留守高遵惠傳來口訊,說是廣南水師戰艦千艘,無令無詔,突入流北水河,前鋒已入順保寨。高大人已帶兵阻住廣南水師繼續深入,他傳急信來詢問:朝廷可有旨意,宣召廣南水師。”

向太后看了原先地端王、現在的新皇帝一眼,緩緩就座,詢問:“先皇辭世地訊息,可否傳遞到大名府?”

曾布盤算了一下,答:“現在七日了……按說應該到了。只是不知道,當高遵惠遭遇廣南水師地時,先帝駕崩的訊息是否抵達了大名府。不過。這訊息肯定沒有傳送至廣南!”

向太后又望了沉默的端王一眼,俯身繼續詢問報信地小太監:“高遵惠處事妥當……他還有什麼口信傳來?”

小太監叩頭回答:“高大人說:廣南水師開來了戰艦百餘艘,說是護送交趾二王前來朝貢。可高大人覺得這支隊伍殺氣騰騰,此外。廣南已遣人自揚州護送朝貢使,怎麼又開來流北水河?

而且,高大人認為,廣南來計程車兵數目也不妥,他們足足有三千餘人,按律:廣南轉運使趙興趙離人非奉樞密院軍令,只能調遣300士卒。這三千士兵過境,樞密院不可能不預先知會大名府……所以,高大人將他們阻止在順保寨,並要求朝廷派出客省使、引進使,接引交趾二王繼續入京。“

大殿上,章面色頹廢。曾布擊節讚歎:“高遵惠做事果然精細——交趾二王朝貢,為什麼不走揚州路線,我記得諸藩朝貢使者十日前已在揚州登陸,只是朝廷疊遇變故,令他們時至今日,尚滯留揚州……

沒有這個道理,朝貢使怎麼能分兩撥分別入朝呢?廣南怎能讓朝貢使一路走揚州。一路走流北水河,且分出先後秩序……不妥不妥,我恍惚記得,流北水河是今年才恢復流水的。“

章沉默不語,蔡卞回答:“不錯!流北水河(黃河運河北支流)幾年前斷流了,今年春季暴雨不斷,這才恢復了流水,可是新恢復的河流,水位很淺。我聽說廣南水師喜歡用鉅艦,我猜,恐怕高遵惠阻止不了廣南水師地深入,很可能是水位太淺,廣南水師巨舟難進,故此停頓在順保寨而已。”

大殿上一片沉默。

先皇去世,新皇登基,廣南水師突然分兩路入貢朝廷,雖然他們的藉口堂皇。但殿上大臣說都不是傻子。他們都知道趙興的意圖不善。

許久,向太后首先打破沉默:“詔。蘇軾蘇子瞻復學士頭銜,復起為禮部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