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學子,摭拾一二新理新說,遂自以為足,廢學高談,目空一切者,若是者非其自信力乎?由前之說,則中國人中富於自信力者,莫如端王、剛毅;由後之說,則如格蘭斯頓之耄而向學,奈端之自視欿然,非其自信力之有不足乎?曰:惡,是何言歟!自信與虛心,相反而相成者也。人之能有自信力者,必其氣象闊大,其膽識雄遠,既註定一目的地,則必求貫達之而後已。
而當其始之求此目的地也,必校群長以擇之;其繼之行此目的地也,必叢集力以圖之。故愈自重者愈不敢輕薄天下人,愈堅忍者愈不敢易視天下事。海納百川,任重致遠,殆其勢所必然也。彼故見自封、一得自喜者,是表明其器小易盈之跡於天下。
如河伯之見海若,終必望洋而氣沮;如遼豕之到河東,卒乃懷慚而不前;未見其自信力之能全始全終者也。故自信與驕傲異:自信者常沈著,而驕傲者常浮揚;自信者在主權,而驕傲者在客氣。故豪傑之士,其取於人者,常以三人行必有我師為心;其立於已者,常以百世俟聖而不惑為鵠。夫是之謂虛心之自信。
其四 利已與愛他
為我也,利己也,私也,中國古義以為惡德者也。是果惡德乎?曰:惡,是何言!天下之道德法律,未有不自利已而立者也。對於禽獸而倡自貴知類之義,則利已而已,而人類之所以能主宰世界者賴是焉;對於他族而倡愛國保種之義,則利己而已,而國民之所以能進步繁榮者賴是焉。故人而無利已之思想者,則必放棄其權利,弛擲其責任,而終至於無
125
01梁啟超文集
以自立。彼芸芸萬類,平等競存於天演界中,其能利己者必優而勝,其不能利己者必劣而敗,此實有生之公例矣。西語曰:“天助自助者。”故生人之大患,莫甚於不自助而望人之助我,不自利而欲人之利我。夫既謂人矣,則安有肯助我而利我者乎?又安有能助我而利我者乎?國不自強而望列國之為我保全,民不自治而望君相之為我興革,若是者,皆缺利已之德而已。昔中國楊朱以“為我”立教,曰:“人人不拔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吾昔甚疑其言,甚惡其言,及解英德諸國哲學大家之書,其所標名義與楊朱吻合者,不一而足;而其理論之完備,實有足以助人群之發達,進國民之文明者。
蓋西國政治之基礎,在於民權,而民權之鞏固,由於國民競爭權利,寸步不肯稍讓,即以人人不拔一毫之心以自利者利天下。觀於此,然後知中國人號稱利己心重者,實則非真利己也。苟其真利己,何以他人剝奪己之權利,握制己之生命,而恬然安之,恬然讓之,曾不以為意也?故今日不獨發明墨翟之學足以救中國,即發明楊朱之學亦足以救中國。
問者曰:然則愛他之義,可以吐棄乎?曰:是不然。利己心與愛他心,一而非二者也。近世哲學家,謂人類皆有兩種愛己心:一本來之愛己心,二變相之愛己心。變相之愛己心者,即愛他心是也。凡人不能以一身而獨立於世界也,於是乎有群。其處於一群之中而與儔侶共營生存也,勢不能獨享利益而不顧儔侶之有害與否,苟或爾爾,則己之利未見而害先睹矣。故善能利己者,必先利其群,而後已之利亦從而進焉。以一家論,則我之家興,我必蒙其福,我之家替,我
126
十種德性相反相成義11
必受其禍;以一國論,則國之強也,生長於其國者罔不強,國之亡也,生長於其國者罔不亡。故真能愛己者,不得不推此心以愛家、愛國,不得不推此心以愛家人、愛國人,於是乎愛他之義生焉。凡所以愛他者,亦為我而已。故苟深明二者之異名同源,固不必侈談“兼愛”以為名高,亦不必諱言“為我”以自欺蔽。但使舉利己之實,自然成為愛他之行;充愛他之量,自然能收利己之效。
其五 破壞與成立
破壞亦可謂之德乎?破壞猶藥也。藥所以治病,無病而藥,則藥之害莫大;有病而藥,則藥之功莫大。
故論藥者,不能泛論其性之良否,而必以其病之有無與病藥二者相應與否,提而並論,然後藥性可得而言焉。破壞本非德也,而無如往古來今之世界,其蒙垢積汙之時常多,非時時摧陷廓清之,則不足以進步,於是而破壞之效力顯焉。今日之中國,又積數千年之沈痾,合四百兆之痼疾,盤踞膏盲,命在旦夕者也。
非去其病,則一切調攝、滋補、榮衛之術,皆無所用。故破壞之藥,遂成為今日第一要件,遂成為今日第一美德!世有深仁博愛之君子,懼破壞之劇且烈也,於是竊竊然欲補直而倖免之。吾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