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天比一天活躍!英國的月商船損失總噸位在3月份就超過了55萬噸,4月份估計要超過60萬噸了。
“另外,英國人的黃金和外匯儲備將要耗盡了!”哈利。霍普金斯接著又說,“開戰的時候他們有5。5億美元,現在還剩不到2億美元。最晚到第三季度,英國人將花光最後一個美元。如果我們不把武器和物資白送給英國,那麼就算是丘吉爾也無法維持戰爭。”
羅斯福總統又看著剛剛出訪過英法的赫爾。美國國務卿說:“總統先生,我認為德國人的目標是將昔日的德意志關稅同盟擴充套件到不包括蘇聯的整個歐洲!德意志帝國將扮演普魯士的角色,而歐洲(不包括蘇聯)將扮演德意志邦聯的角色……最終會有一個統一的歐洲!”
“統一的歐洲……可能嗎?”
“如果英國屈服,歐洲就終將統一!”科德爾。赫爾說,“法國即將戰敗,這個國家已經完全墮落,沒有了昔日的驕傲。如果英國被德國打敗,法國就會任憑德國支配。如果法德可以一體化,那麼低地國家就只能加入。然後就是北歐、南歐和巴爾幹!
最後歐洲將會在德意志的領導下變成一個強大不可戰勝的帝國!”(未完待續。)
第362章 法蘭西不哭 二十二
科德爾。赫爾的分析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歐洲一體化的設想其實就起源於法德。法國的拿破崙皇帝和德國皇帝威廉,都曾經夢想建立一個一體化的歐洲。而英國一直以來都是歐洲一體的反對者……拿破崙和威廉的夢想,都是因為英國的反抗而破滅的。
如果歷史的拿破崙和21年前的威廉皇帝能迫使英國屈服,那麼一體化的歐洲早就出現了!
當然,德國和法國的一體化夢想也是有區別的——德國想要的是德國領導的歐洲一體化,而法國想要的則是法國領導的歐洲一體化。而且在歐洲,也只有這兩個國家才有資格領導一體化。英國雖然也有領導歐洲的實力,但是不列顛的島民從來都想要分裂而不是統一歐洲。
因此要統一歐洲(不包括蘇聯,或者也不包括義大利),首先就要在法德之間選出一個首領。現在德國人用了9天時間基本就把法國揍趴下了,顯然已經有了歐洲大陸的王者相。
但是法國人不會心服口服,其他的歐洲國家也會心存疑慮。因為拿破崙皇帝當年也幹過同樣的事情——在歐洲大陸上戰無不勝。但是拿破崙最後還是失敗了,因為他沒有辦法征服英國。
如果德國現在可以打敗英國,那麼法國也就死心塌地跟著德國老大哥混了。
“我知道了,”羅斯福點了點頭,皺著眉頭說,“我們現在必須幫助英國,否則歐洲就將一體!”
美國雖然強大,但還沒有到了可以和一個統一起來的歐洲(不含蘇聯)對抗的地步。
……
“我們要勝利了?這是真的?上帝啊,這是真的嗎?”
柏林,夏洛騰堡宮內。全副戎裝的威廉皇帝聽完了國防部長施萊徹爾元帥的彙報,也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那個曾經讓德意志苦戰5年的敵人,居然在……在短短的9天裡面就垮掉了?”德國皇帝的目光又掃過來領袖兼總理希特勒和代理總參謀長赫斯曼。“不會再有個什麼‘馬恩河’奇蹟發生吧?”
“我的陛下,”赫斯曼元帥是夏洛騰堡宮覲見廳內四人中最鎮靜的,法蘭西的潰敗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對法國而言,現在不會有任何奇蹟。因為能夠創造奇蹟的是無數願意為國赴死的人民……只有人民將國家置於他們個人的生死之上,奇蹟才會發生。但是在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懼怕戰爭的人民就已經騎在國家頭上了。”
國家第一還是人民第一,大概就是國家社會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最大的區別。
現在德國人信奉的是國家第一,因為在間戰期間德國人民因為強大的國家突然衰弱而遭受了極大的不幸。所以人人都期望重建一個強大的德意志,並且願意為國家的崛起而犧牲。
而法蘭西則走上了相反的道路,法國人沒有失去他們的帝國,自然也不知道帝國是那樣的珍貴。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戰又讓法國流了太多的鮮血,以至於很多法國人都將人的生命置於國家之上,再也不願意為了祖國而犧牲了。而法蘭西人的這種想法又透過法國的民主制度反應到了政治上。反戰的左pai政黨成了間戰期間,特別是三十年代法國政壇上的主導力量。這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蘭西舉國求戰好戰,想要透過打敗德國奪回阿爾薩斯…洛林並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