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家主,楊成已經到了城外,現在二家主已經下令四門關閉,同時徵調族中武士和士卒開始登城守備了。”
管家一接到這個訊息,就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然後急衝衝地衝了獨孤長清的書房中來了,竟然也忘記通報了。
獨孤長清隨後臉上突然從悲傷變的一陣的猙獰,透著一絲絕望的瘋狂,甚至還帶著一絲病態。
“好,好,李隆基,竟然不不想讓我們獨孤氏活命,那麼獨孤氏也不會讓你們李家好過。”
此時,獨孤長清已經下定了決心,要憑藉著洛陽城抗衡楊成,絕對不束手待斃,這是獨孤氏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也是最壞的後果了。
獨孤氏在洛陽立足百年,根深蒂固,想要在洛陽城招募一支兵馬還是非常容易的。
但是現在唯一困擾獨孤長清的就是糧食問題,洛陽城中的糧食只夠吃上不到十天的,於是獨孤長清決定立刻召集一支人馬,然後在配合上獨孤氏府邸中的甲士和武士,出城和楊成決戰,將楊成打敗,然後奪回周口倉,先解決洛陽城的糧食問題,然後在另作謀算了。
此時,在獨孤長清心中認定李隆基已經要對獨孤氏動手了,既然李隆基不仁,那麼獨孤氏就要不義了,絕對不能束手待斃,況且獨孤氏還佔據著中原要地洛陽城,只要能夠先打敗楊成,然後解決了洛陽城的糧食問題,那麼就可以佔據有利的地勢和局面。
如果真是到了那一步,那麼李隆基想要快速消滅獨孤氏也不可能了,那時孤獨孤氏就可以在洛陽城號召天下計程車族門閥起來反對李唐統治了。
所以在獨孤長清的心中認定,撕破了臉之後,最後鹿死誰手還不好說呢?最差也是一個兩敗俱傷,而且李家經過獨孤氏這一劫之後,也是大失士族門閥的擁護,統治也岌岌可危了。
隨後,獨孤長清就開始號令起獨孤士族眾人來,短短的半天功夫,獨孤氏就在洛陽城中又招募了五千青壯,再加上獨孤氏府邸中的甲士和武士,一支守城大軍就完備了。
而且洛陽城城高五丈,四周還有護城河,楊成手中只有三千手下,想要攻陷洛陽城,在外人看來絕對是痴人說夢,根本做不到。
先不說洛陽城的堅固本身就是出了名的,還獨孤氏在了洛陽的地位也人心也是不可小覷的力量,獨孤氏憑藉著堅城,可以遠遠不斷地從城中招募青壯補充守城,即使糧食不足,但是到了最後時刻,也可以採用極端手段,畢竟洛陽城中可是有上百萬的百姓,還有眾多富商和士紳,這些人的家中絕對不只有幾天的口糧而已,所以這樣的一個洛陽城,在外人看來,沒有五萬大軍是絕對不能動搖它的。
獨孤氏對此也心心知肚明,一面招募守城是青壯,一面開始對城中的大戶和士紳府邸進行搜查,強迫這些人出糧守城。
於是,不到一天的功夫,獨孤長清的心就落地了,他手中已經有了可以和楊成抗衡的資本了,此時只要能夠拖延下去,時局必然改變,到時候李隆基也不得不讓步,畢竟楊成僅憑他手中的三千人絕對攻不下洛陽城,一旦事態焦作,到時候必定生亂,李隆基絕對不想看著遮掩的局面出現。
此時,看著楊成領著三千手下已經到了洛陽城下一天了,還是沒有任何動靜,獨孤長清嘴角上閃過一絲得意的笑意,他需要就是這樣的僵持,最後一切都會朝著有利於獨孤氏的方向變化的。
第213章洛陽城陷落
在獨孤長清的心中認定,獨孤氏這次可是徹底和楊成決裂了,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但是,獨孤長清對於洛陽城外的楊成不是很擔心,畢竟楊成只有三千人馬,而且洛陽城城高,還有護城河,獨孤氏此時已經招募了一支五千人的守城大軍,還有上萬人正在訓練之中。
此時,獨孤氏洛陽王的地位體現出來了,在洛陽城中的號召力前所未有,雖然城中的百姓知道外面的就是官軍,但是他們依然決定和獨孤氏一起,榮辱與共。
此時,獨孤長清最為擔心的還是李隆基的反應,隨著僵局的出現,獨孤長清開始認識到似乎事情並沒有那麼糟糕,如果是李隆基準備對他們獨孤氏動手的話,那麼此時長安的大軍就應該出發了,無論如何都不會只讓楊成領著三千唐軍和他在洛陽城對峙。
所以,獨孤氏認定他之前的判斷錯誤了,可能這是楊成自己的主張,完全和李隆基沒有關係,或者李隆基還是忌憚士族門閥的力量,所以此時還在在觀望之中。
但是,此時的獨孤長清也是沒有後退的路了,楊成先後將他們獨孤氏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