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思就這樣,瞬息萬變,翻臉比翻書還快。紅泠扭頭去找竹葉兒,臨走把西洋鏡遞給伊藤寧姬道:“你看完了,把他還給楚……倪爾葉。”
谷昭正在舵旁跟何晃學習駕船技術,看到紅泠沮喪地走過來。打趣道:“活像只鬥敗的小母雞,小鈴鐺誰這麼有本事,能把你弄得這麼沮喪啊?”
紅泠一咬唇,雙手掐腰,杏眼圓瞪,小胸脯一挺,這是她跟人吵架前的必備姿勢。剛要開口,突然覺得沒意思,一把扯出落日長鞭。嬌喝一聲:“看鞭。”
谷昭哎呀一聲,暗道不妙,原來小鈴鐺的心情是如此糟糕,這下可觸了黴頭了。谷昭大紅泠十四五歲,按古代生孩子的年齡,谷昭年齡幾乎可以當紅泠的爹了。紅泠武功一大半亦是谷昭代師父傳授,對紅泠功夫知根知底,紅泠再怎麼撒氣也傷不到谷昭。紅泠一路鞭法使完,氣也消了大半,逐漸改成和師兄拆招切磋。眾書生在一旁看得眉飛色舞,嘖嘖稱奇。
孔孟出讚道:“當年草聖,便是因為看了公孫大娘舞劍,而書法境界大增。如今一觀紅衣女俠舞鞭,在下亦覺靈氣陡增,胸臆欲發。”
旁邊文士道:“孔兄書法誰人不知,何不就此露一手,讓我等一睹孔兄神韻。”
孔孟出急道:“在張文韜賢弟面前,愚兄安敢妄談書法?不如我等就以此情此景接詩一首,每人一句。”
那張文韜道:“妙極妙極,那就請孔兄先出句首。”
紅泠聽見眾人議論自己,心裡挺美,一把收起長鞭,默然立於船舷側。仰首望著漸漸清晰的雞籠山,耳朵卻朝後豎著,聽眾人如何對詩。
第二章 海東吟 卷五 九色詩會 4
孔孟出略一沉吟,便道:“柳橫芙蓉面。”
張文韜一聽,不由看了眼紅泠,心有靈犀,知道孔孟出是在讚美紅泠。便接道:“桃開兩鬢邊。”
旁邊一文士立即接道:“朱唇掩白玉。”
下一個文士思忖片刻道:“月彎影清泉。”
此刻海風習習,吹得紅泠裙帶獵獵作舞。一文士靈機一動,道:“裙帶倚金風,婷婷立船舷。”
孔孟出笑道:“何採兄果然有才,竟接兩句,那麼下面的仁兄便要對兩句嘍。”
後面的文士笑罵道:“何採兄,你這不是為難我麼。”那何採立即抱拳笑道:“豈敢豈敢,誰人能難住西秦才子劉蒙兄。”
劉蒙稍一遲疑道:“佳人慾何去,滄浪水猶寒?”張文韜道:“你這廝使壞,五言律本該結束,卻非要弄個排律出來,這樣對下去怕不得對到天明?”孔孟出突然得句道:“既是在下開的頭,理應由在下收尾。”眾人齊聲道好,孔孟出一清嗓子吟道:“但見蹙娥眉,無語對瓊天。”
何採連起吟道:“柳橫芙蓉面,桃開兩鬢邊。朱唇掩白玉,月彎影清泉。裙帶倚金風,婷婷立船舷。佳人慾何去,滄浪水猶寒。但見蹙娥眉,無語對瓊天。”
谷昭讚道:“不錯不錯,讓谷某不禁想起李太白的‘美女卷珠簾,深坐蹙娥眉,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紅泠知道眾人在誇獎她貌美,心情立刻如同撥開雲霧見日出,須臾之間豔陽高照。不一時,帆船靠近碼頭,眾人終於得以再次踏上久違的陸地。走上雞籠碼頭舉目四望,但見水陸兩岸,商賈雲集。一路行去,兩側民居一律粉牆黛瓦,小橋流水,石拱接連。即便沒有水的平地有時亦突然立起一座石拱。拱橋樣式紛繁,風格各異。或古樸威嚴或有秀美巧趣,無不精雕細刻,望之嘆為觀止。沿河一側許多房屋樓臺,臨河而立,沿河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樁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橫樑,擱上木板,成就水上樓閣。樓閣內三面有窗,憑窗可觀水陸風光。
綠笛兒看得嘖嘖稱奇:“這裡頗有江南風貌,你們看拱橋、水閣鱗次櫛比。雞籠竟有如此多的拱橋,極具‘百步一古橋’之稱的江南烏鎮風格。再看這些個水閣,所謂‘人家盡枕河’。這也是烏鎮所特有的風貌。看來這裡的居民大多是江南移民,而且以烏鎮人士居多。”
何採道:“姑娘如此熟知江南風貌,難道亦是江南人士?”
綠笛兒道:“呵呵,小女正是,聽先生口音,先生似乎亦是江南人士?”
何採道:“失敬失敬,小生乃是金陵人,勉強算作江南人。不知姑娘籍貫是哪裡?”
綠笛兒道:“小女生在吳越之地——西塘。”
何採道:“原來是吳越兩國的交界地,有吳根越角之稱的西塘,地靈人傑,怨不得姑娘如此蘭心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