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保障供給”的號召,是解放區全面開展大生產運動的標誌。晉冀豫太行、太嶽、冀南根據地,由於連年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大生產運動是與抗災救災、生產渡荒結合進行的。

太行、太嶽區山地起伏,水源奇缺,歷來易鬧旱災,但象1942年和1943年那樣持續兩年的大旱,是多年所僅見的。

當1942年春旱情剛露頭的時候,劉伯承、鄧小平就十分重視進行抗災救災,指示師部制定了一個幫助群眾春耕和部隊生產的規定,立即下達執行。

規定的主要內容為:

一、旅、軍分割槽設指導和幫助春耕的組織,團設領導助耕的組織,連成立助耕隊,排以下為助耕小組,要做到不荒一畝地;二、切實幫助群眾警戒,解決牲口、農具等問題;三、春耕期間停止群眾支差,嚴禁強迫租地、強借農具、欠租不還等現象。

此外,規定還要求助耕部隊必須做到:一不吃群眾飯食,不要報酬,嚴守群眾紀律:二不遺失損壞農具;三要創造助耕英雄;四要隨時對群眾宣傳。

規定並下達了部隊各級的生產指標:旅以上每人當年生產達到120元,團以下每人60元。

規定釋出後,部隊各級成立起助耕組織,組織指戰員幫助群眾抗旱春耕。

為了不違農時,師直屬隊在李達參謀長的帶領下,突擊運肥送糞、構築漳河堤壩和平整河灘地。師政治部主任蔡樹藩不顧一臂殘疾,堅持參加鋤地。在他的帶動下,政治部的工作人員個個奮勇當先,百十號人一星期就整修好河灘地50多畝。春耕結束,第一二九師機關和直屬隊跟群眾一起整修了1000多畝河灘地,修築了用工1。9萬多個的堤壩。

進入1943年,太行、太嶽、冀南3個地區旱情更加嚴重,自春至夏未下過一場透雨,田地幹得寸草不生。

劉伯承、鄧小平以更大的精力率領部隊幫助群眾生產渡荒。4月1日,他們令政治部發出“關於幫助群眾春耕生產”的指示,號召全體指戰員“與民同命,戰勝災荒”。他們率先垂範,帶領身邊工作人員包片開墾荒地。在駐地赤岸村旁的清漳河畔亂石灘上,移石填土,圍堰打埂,澆水點種,硬是造出了一塊5畝多的田地,並及時種上了玉米和蔬菜。

劉伯承、鄧小平帶頭墾荒的模範行動傳到各部隊,指戰員們群起響應。

他們紛紛奔向田間地頭,幫助群眾耕作。春夏兩季,太行、太嶽軍區部隊共耕地、鋤地、收割莊稼達2。9萬多畝,其他出工5萬多個。冀南軍區部隊在耕牛大批被敵人搶掠、民間畜力嚴重缺乏的情況下,用人力拉犁耕地,幫助群眾解決了燃眉之急。

秋後,劉伯承、鄧小平領導軍民全力轉到修河築堤、興修水利的工程中,以從根本上加強根據地的抗災和奪豐收的能力,爭取經濟和財政的全面好轉,為根據地的恢復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矗冀南軍區部隊協助群眾堵築河流缺口,培修殘堤險岸,修復和開挖新舊河道,總長達934裡,打井1萬餘眼。太嶽軍區僅第二軍分割槽部隊就幫助群眾開渠40裡,澆地4000畝。太行軍區部隊幫助群眾修築成了漳河三渠,共長37裡,可灌溉土地9800餘畝。

這漳河三渠,在上年冬就開始修築了,太行區政府透過“以工代賑”的方式,組織災民進行施工。其中位於赤岸村附近的“漳南大渠”,直接凝聚著劉伯承、鄧小平的心血。修渠方案,是他們會同有關人員,利用工作之餘熬夜趕訂出來的。隨後,他們又會同地方政府,召開各種會議,研究確定了施工方案和經費問題。為了解決施工中的技術問題,他們派人從石匠之鄉——河南林縣請來幾十名打石好手。還派人從敵佔區購來一臺測量儀器,指定師政治部兩名懂行的幹部用它專司測量。開工那天,劉伯承、鄧小平一大早就來到工地。鄧小平對民工們當場宣佈:“為保證大家有充足的體力幹活,每人每天由部隊發3斤小米。”這大大鼓舞了民工的勞動熱情。劉伯承、鄧小平拿起工具,加入了抬石頭、壘石堰的行列。以後,他倆常常深入施工現場,邊參加勞動,邊解決各方面的難題。全長27裡,途經8個村莊的“漳南大渠”修成後,清清的渠水流向田間,淌入村頭。老百姓飲水不忘開渠人,滿懷感激地稱它為“將軍渠”,以永久紀念劉伯承、鄧小平的功績。

漳南大渠的修建,啟發和推動了晉冀豫根據地軍民治水抗災的積極性,把抗災救災、生產渡荒的鬥爭引向了更高的層次。太行、太嶽、冀南迅速掀起了修河築堤、興修水利的熱潮。到1943年夏秋,抓住雨水充沛和根據地軍事鬥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