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8部分

,重整防線。絕對不能夠讓西部聯軍,就這麼一路殺入進來。

現在,他們面臨兵力不足,尤其是有經驗部隊不足的問題。

因為他們那點家底,那些經歷了幾場戰爭,好不容易陸續培養出來的老兵,都在匹茲堡這兩場戰爭中損失殆盡。

現在,東部聯軍動員起來的兵力不少,足有五六十萬。

問題是,幾乎已經沒有有經驗的部隊了。

當然,除了大齊派過去的那支義勇軍。

而現在,阿爾利加只能寄希望於大齊派出更多的有經驗部隊。

當然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阿爾利加的東部聯盟給殷勝之開出了許多更好的條件。

比如,派遣更多的鍊金法師前往大齊,比如幫助大齊培養法師,培養衝鋒兵。

比如,從大齊購買更多的軍事物資,向大齊下發更多的訂單。

各種糧食,罐頭,衣被等等。

在如今世界,原本紡織業最為發達的是東倭。

但是隨著東倭的工業在大劫之中被摧毀,如今這些都開始向著大齊轉移。

而東部聯盟所下發的訂單,更是刺激了這種轉移速度。

無數大小工廠如同雨後春筍一樣的出現。

也讓大齊變得更加生氣勃勃。最為重要的是,有錢可賺,就讓大齊的革新變得更加容易。

在有著足夠好處的情況下,大齊朝廷答應繼續派出援兵,支援東部聯軍的戰爭。

建元三年四月,當三萬大齊義勇軍乘船趕向阿爾利加之後不久。

伊凡沙基的皇太子所率領的大型艦隊,已經向著大齊開了過來。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伊凡沙基表面上是前往東倭慰問災民,實際上打的什麼主意,路人皆知。

而顯然,東倭已經是大齊的禁臠。這個時候伊凡沙基想要插手進來,無疑是動了大齊的利益。

於是,一個新興強國和一個老牌強國之間的衝突,甚至是戰爭,就那麼一觸即發!

這也讓幾乎整個世界的焦點都關注了過來。

“陛下,伊凡沙基的艦隊如果到來,我等該如何做?是不是要派艦隊攔截!”

楊鑄虎問道。

已經升為樞密使,作為大齊軍方名正言順的第一人,此刻楊鑄虎問道。同時顯露出了軍方的強橫態度!

當然不只是楊鑄虎一個人強橫,此時幾乎整個朝堂上都瀰漫著主戰的氣氛。

這是在大朝會上!

幾乎殷勝之登基以來,很少進行大朝會。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議事的人越多,效率越低。

夢中前世的大明之所以黨爭激烈,決策緩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於大朝會制度……

凡是四品以上的京官都要參加,鼓鼓囊囊的數百上千人議事,到底能夠商議出一個什麼結果來?

好嘛,到了改朝換代之後,被人吹噓的天花亂墜的某聖君,卻是根本再不理這一套,把大朝會都當成擺設,後來就很少參加,改在上書房議事。

在後來到了他的兒孫輩,就乾脆設立一個軍機處,把軍機處搬到了宮中,直接決策。

將權力徹底收入手中,達到了數千年唯有的獨裁頂峰。惟以一人治天下……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沒有做到的事情,在我大清做到了。

君臣敵體,內外分治全都沒有了……

甚至吹噓我大清三百年無昏庸之主!

然而,到了後來,我大清還不是那麼窩窩囊囊的被人欺負,直到滅國……

話又說回來了,殷勝之對於大朝會也不是太感冒。

真正議事決斷的時候,從來不在大朝會上進行。

而現在開大朝會,無非是已經和諸位宰相大員們作出了決斷,現在只是藉著大朝會的名義和朝廷上下通氣而已。

所以,此刻在朝堂之上,瀰漫著主戰的氣氛。

如今大齊欣欣向榮,連東倭這等仇敵也都打敗,準備吞併。

第十三章 東方大陸

這伊凡沙基想要虎口奪食,哪裡有這麼容易?

“人家是來慰問東倭的嘛,我們憑什麼攔著那位安東尼奧斯皇太子,不允許人家來?這不行,太霸道了。人家願意來,就來嘛!”

坐在皇位上的殷勝之慵懶的說道,眼中帶著幾分戲謔,幾分嘲諷。

這等姿態,大大超出了所有朝臣們的預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