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一旦兵敗,懿希望主公能記住懿今日曾經說過的話。懿懇請主公赦免懿的罪過,懿便領兵去攻湖陽!”別人領兵都是要錢,要糧。霸道一點的還要求名將,和眾多的軍士。這司馬懿倒好,先懇請曹操赦免他的罪過,也就是說,這仗是曹操*逼著他去打的。勝利了他司馬懿有功,一旦失敗,他沒有罪!
雖然此前一再強調此戰不能再繼續下去,但聽到司馬懿聽出這樣的要求,曹操還是怒了!
“仲達莫非欺我軍中無人麼?你且回許昌去,坐等我軍凱旋的好訊息吧!”怎麼說,司馬懿不肯領兵,曹操也不抱希望了,直接讓司馬懿回許昌。
那司馬懿也不懊惱,不慌不忙的向著曹操深深的鞠了一躬,抬頭說道:“多謝主公關心,懿明日便啟程回許昌。懿盼著主公早日得勝歸來!”
“哼……”面對這個自己用威逼手段請出山的年輕後生,曹操也不像怎麼滴。這個時候如果治他的罪,會引起軍中將士更多的懷疑。而且司馬懿也是有言在先,量力而行!他不肯做的,做不了的,曹操強迫也沒用。
司馬懿下去之後,曹操又立即召開前線軍事會議。麾下一班文武看曹操一臉的鬱悶,都不敢喘大氣。早有訊息靈通的知道了司馬懿這小子膽大妄為,居然抗命不肯領兵出征。雖然他們感嘆曹操對司馬懿的寬待。卻也明白得很,司馬懿可是個人精,以前就一直在曹操、曹丕面前裝傻充愣。
曹操政務繁忙,所以平時也不怎麼關注司馬懿。而這曹丕經高人指點可是一直與司馬懿來往密切,並且從中學到不少東西。大家可是清楚的記得四公子曹衝是怎麼死的。這似乎也跟司馬懿脫不開干係!
曹衝自小生性聰慧,五六歲的時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深受曹操喜愛。留有“曹衝稱象”的典故。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這可急壞了當時的長子曹丕(曹昂已死),於是跑去向司馬懿求教。
據說司馬懿因為這是曹丕的家務事,而且涉及到子嗣之爭,堅決不肯相助。但曹衝還是與建安十三年病重不治身故。曹操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這是曹丕乾的,但私底下一些文武大臣認為就是司馬懿慫恿的曹丕。
所以後來有一段時間曹操也疏遠了曹丕和司馬懿,並且將兩人分開,曹丕據鄴城,司馬懿則守陳留。從此司馬懿更加低調,基本上就安守本分。曹操沒有召令堅決不離開陳留半步。
這次又是曹操主動召令司馬懿前來助陣,更是讓其擔當曹丕的軍師。可明眼人看的出來,這一次很顯然司馬懿沒有盡力,不然也不至於曹丕如此慘敗。
其實這些人還真沒有冤枉司馬懿,司馬懿為了給人一個自己與曹丕保持距離的假象,可是儘量不與曹丕接觸。如今曹操年紀也大了,司馬懿更是從不參與子嗣的派系之爭,但曹丕卻是自從司馬懿出仕曹操一來成長飛快。一些聰明的人認為這都得益於司馬懿在暗中幫助和教導曹丕所致。
司馬懿越是低調,眾人便越是懷疑。可偏偏這一次,司馬懿很高調,他很高調的讓曹丕吃了個大敗仗,又很高調的拒絕出戰!這下可好被主公曹操給攆回許昌去了。
曹操坐在最上首掃視了眾人一眼,人群中少了荀攸。自從回到許昌之後,荀攸便是心事重重。雖然這次出征,曹操堅持讓荀攸隨行。但可能是他聽到了一些訊息,大軍過了魯陽之後,荀攸就一直稱病!
一個司馬懿已經讓曹操鬱悶不已,如今又少了個謀士荀攸。曹操便又想起了司馬懿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論來。這老的稱病還能理解,這司馬懿……
荀攸沒來,讓曹操又想起了他的那位堂叔荀彧!反正,現在曹操的心情可是差到了極點。臉陰得都能擰出水來。這人到了老年,隨著年歲的增加,這疑心病也就越嚴重。雖然此次曹操還是親征,但明顯身心不如以前那麼好了。加之曹丕的失利,以及自己與劉曄的預計錯誤導致劉琮現在在戰場上佔據了主動。
“諸位,司馬懿膽小,不敢為先鋒攻取湖陽,有哪位願意出征啊?
“末將願往!”
:末將願往!”
“末將也願意前往!”
曹操抬眼一看,還是那幾個人,曹仁、夏侯惇、曹洪……曹操搖了搖頭,別說有司馬懿撂挑子這麼一曲。就是沒有,這幾個加在一起恐怕也不是文聘和關羽的對手。尤其是曹仁和夏侯惇。上一次南征慘敗的陰影怕是要終生伴其左右了。
曹操自然也不敢再冒險用他們幾個做先鋒。如果真的輸了,曹操必定會被司馬懿等有識之士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