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宋遠橋。聽他此語,不由暗道,他或是有什麼疑惑了吧,太師傅這兩日山間採集露水寶果與他療傷。一時回不來,故而唯有下山解惑。當即欣然點頭。

不多時,便至紫霄宮畔。演武場中。

宋遠橋一身寬袍,廣袖如雲,姿態端重,目光掃過場中習劍的弟子,波瀾不驚。他雖已決意傳掌門之位於俞蓮舟,但這督導練功,卻是武當七俠份內之事,今日正輪到他當值演武場。驀地。他忽然一驚。一個熟悉地青影並著周芷若一同從山間小道下來,他倆似乎說了兩句話。周芷若便走了過來。宋遠橋目光古怪,開口道:“芷若……”

周芷若似笑非笑地說:“師傅,師孃每日忙忙碌碌的進出廚房,親自燉湯煨肉,我早猜出來啦。”宋遠橋怔忡半晌,驀地笑著點了一下週芷若額頭,搖首嘆道:“這小丫頭片子,這什麼都瞞不過你。”目光卻已投到那襲青影之上,滿是慈愛。周芷若含笑不語,心道:“看來師傅真的改變不少呢,天下果無不是之父母。”想到這裡,卻又是念及幾年前逝去的父親,心中微微傷感。

宋遠橋見兒子難得起了興致下山,有意露一手功夫,哈哈一笑,揚聲道:“眾弟子何在?”正在練劍練拳的弟子都是停下來,卻不管額頭上滲出的絲絲汗漬,大聲回道:“回掌門,武當弟子在此!”

宋遠橋一掃往日儒風莊嚴,只朗聲笑道:“不時,我將使一路劍法,你等好生瞧著,能看懂幾成,便觀諸位資質悟性了。”武當眾弟子都是大為驚訝,掌門從不輕易施展功夫,今日卻是如何回事?但驚訝過後,卻是大為興奮,武當掌門施展出來地劍術,豈是泛泛?說不得就是武當的鎮派絕技太極劍術,須得好好觀摩,學到一兩招,便終生受用不盡。

話音方落,眾人便覺眼前劍光一閃,宋遠橋騰挪躍起,一柄長劍脫鞘而出,正是象徵著武當掌門身份地“真武劍”。“真武劍”乃是取地心火脈伸出地一塊鐵石鍛造而成,無論是合以“武當九陽功”,還是“純陽無極功”,都有事半功倍之效。這一柄劍伴隨張三丰五十餘年,從來未逢敵手。終於宋遠橋三十二歲那年傳予他,這一年,也正是青書出世的這一年。

宋遠橋左手捏個劍訣,右手一橫長劍,緩緩劃上一個圈,擺個白鶴亮翅地架子。眾弟子都是迷惑不已,這麼慢騰騰的一招劍,能有何用?便是以周芷若之資,也是難能領悟。青書卻是看得連連點頭,父親這一手劍法出招用招收招,無不合“太極”之意。看來自“太極拳劍”出世,武當一派,當威震江湖,壓過少林一頭了。

南少林的紅葉,自己足以當之。北少林三渡的“金剛伏魔圈”固然厲害,又怎擋得住武當七俠的“真武七截陣”?便是隻派三俠出戰,連成陣勢,也未必輸了。宋遠橋、俞蓮舟一身修為之厚,都已迫近三渡的水準,遠遠拋下諸師弟一程。俞岱巖一身功夫怪且堂堂,用來雖敵不過人家,卻能有鉗制之效,合以真武七截陣,倒也不難。張翠山更兼“和氏帖”,煌煌之風,自宋、俞二人之下,無人能敵,雖限於年歲,內力不足,但三數年後,七俠之中,必定以翠山第

卻說宋遠橋一套劍術使來,如冉冉初陽,和煦春風,不枝不蔓,以美人喻之,則堪比絕代佳人。雖遠不及殷六一曲絕舞光明頂那般濃麗,卻是清淡瑩潤,墨玉謙謙,威力也自大了許多。

青書大為讚歎,薑還是老得辣,若無無窮無盡的內力支撐,單以劍術修為上的體悟而言,自己與宋遠橋相較,似乎還稍差那麼一些,但武學境界上,卻勝過他爹了。畢竟自身體悟地“造勢”“攬勢”,可是極為了不得的法訣。

可以這麼說,宋遠橋一手太極劍,經數年苦修,已得了張三丰七成法意了。

但是,青書卻看得出來,宋遠橋此時施展的劍術,卻並非太極劍術,其中縱然充斥太極之意,但更多地,卻是屬於宋遠橋自己的東西。

謙厚穩重,寓意沖淡。

能有“寓意”的境界,宋遠橋已然躋身當世超一流高手之境,舉手投足,自有意蘊其中。

不錯,少林有“七十二絕技”,並非達摩老祖一人之功,有好一些都是後人手創,寓自身之意於其中,往往心與境合的使來,便能生出種種不可思議的大能來。不然,你換別人去使一使“黯然銷魂掌”,和楊過傷心之時一比,當真不啻雲泥。

一招一式,看似一板一眼,卻更如行雲流水,使來即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卻讓好多人都是雲裡霧裡。唯有一些悟性聰穎的弟子,彷彿看出了些什麼。

卻見宋遠橋深吸一口氣,口中吐出長長一縷白氣,左拳右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