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6部分

爭開始到東南沿海巡閱使的出現,前前後後才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吳紹霆這麼迅速而果斷的完成這次擴張,無疑是下了一步反擊北洋政府的狠棋。這或多或少可以看出吳紹霆的氣勢正在擠兌北洋勢力。

既然吳紹霆下了一手狠棋,大家理所當然期待著北洋政府如何回擊這一手。

但結果寧人感到撲朔迷離,等了一段時間,除了陸軍部和北洋集團的幾位宿老站出來指責吳紹霆狂妄囂張,拒不承認這所謂的東南沿海巡閱使,總統府竟然沒有一點反應。袁世凱既不承認吳紹霆自認的身份,也不否認吳紹霆自認的身份。這種沉默反而有一種預設的意味。北方很快再次迎來了新一輪的熱議,很多人都禁不住的認為在這一局對弈上,北洋政府竟自己輸了一招。

看來南北真正的對決還不到時候,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堂堂北洋政府的雄威挫敗在區區一名地方督軍手裡?

國內波濤洶湧的議論是吳紹霆早有料到的事,為此宋教仁和梁啟超還趁著這個時機推波助瀾一番,再次口伐筆誅痛批北洋政府的斑斑劣跡,要想袁世凱儘快廢紙新法,在恢復臨時約法的精神的前提之下另立公平、公正的新法。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梁啟超為首的進步黨人仍然在期待一個轉機,這也是進步黨人南下反對袁世凱的最終目的。只要袁世凱肯“懸崖勒馬”,不管多遲還是多嚴重,他們都會欣然接受。吳紹霆把這一點記在了心裡,他知道這是資產階級政黨的軟弱性所在,為了達成某一種既成的目的,什麼條件都可以協商。

吳紹霆現在的心思已經不再是與北洋政府對立上面,因為他能做的都已經做了,遲早決定南北局勢還是要打上一仗,可就目前看來自己和袁世凱都還沒有這個打算。對立的局面陷入僵局,再在這上面花心思簡直是浪費。

在成功榮升東南沿海巡閱使之後,他立刻有不少新的擴張計劃需要實施。

首先是對現在轄區之內部隊的駐防調整。在五天之後吳紹霆命令許崇智的福建第一師開拔至三明;三十九師除了部分部隊返回梅州、潮汕原駐地,另外一部分進駐漳州,師部司令部也由之前的梅州轉移到漳州。

這一舉是為了銜接廣東與福建的軍事體系,吳紹霆會在短期之內把漳州發展成兩省的重要樞紐,不管是軍事還是經濟都是如此。他甚至在漳州設立了巡閱使行營,方便自己隨時坐鎮漳州處理公務。

福建第一師開拔至三明的意圖十分明顯,旨在威懾閩北地區,隨時可以發動進一步軍事行動。之所以讓許崇智擔任這個任務,不僅是因為許崇智更可靠,關鍵還是藉助這次行動培養福建第一師的資歷。

其次是完成福建省全省的統治,促使政治、經濟以及農工商三大業完全形成兩省一體化。而這,也正是福建第一師開拔三明之後的動作。閩北的地主、商人和地方小勢力,早有根深蒂固的一套思路,只不過是表面上支援福建軍政府頒佈廣東的法令,事實上依然我行我素保持之前的陳舊規定。

這些勢力仗著地域偏遠,又與鄰省相交,昔日連李厚基都奈何不了他們,區區福建軍政府不還是求著自己來支援嗎?

只可惜這些地方勢力太小看吳紹霆的決心,在對付自不量力的對手時,他從來不會心慈手軟。之前戰爭剛剛結束,需要給福建省內帶來一些新希望,所以才沒有急著對閩北下手。如今福建軍政府成立完畢,是時候秋後算賬。

除此之外,吳紹霆還計劃在閩北徹底平復之後,在廣東、福建兩省變成一支巡閱使衛戍軍,廣東第二衛戍師將會歸納在衛戍軍之下。衛戍軍成立的目的不是為了鞏固兩省防務,恰恰是鞏固吳紹霆個人的地位。他要將衛戍軍培養成隸屬於自己直轄的近衛部隊,畢竟現在地盤大了,林子也大人,有必要多一個心思提防陰謀之人。

這三個計劃承上啟下,一步走完接著一步。

第547章,計劃實施

幾天之後,許崇智師和莫擎宇師完成了防區調整,立刻在福建引起不小的震動。

閩北局勢一下子緊張起來,所有人都知道吳紹霆的下一步動作什麼。

朱成貴在福州也有一些坐不住,畢竟之前是他在爭取閩北各縣的支援,儘管之前沒有下手,可才過了沒多久就要大動干戈,實在是有過河拆橋的意思。可是他能做的很有限,除了發疾風電報到廣州巡閱使署衙調和氣氛之外,其他的同樣是無能為力。

吳紹霆以巡閱使身份向閩北下達最後通牒,限期三天之內廢除陳舊規章,改用巡閱使署衙頒佈的新法,否則巡閱使署衙將會採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