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德國海軍繼續大規模的建造戰列艦的話,德國人每建造一艘戰列艦,帝國就建造兩艘。軍備競賽,帝國從不會懼怕他們。帝國的經濟形勢,要比德國人好得多,拖到最後的話,承受不起的,依舊是他們!”龍宇飛說道。帝國海軍現在有八艘戰列艦,這就使得帝國海軍佔據了先手優勢,即便德國海軍今年開工建造八艘戰列艦,帝國海軍同樣也只建造八艘戰列艦。但帝國還要也一樣擁有兩倍於德國人的主力艦的優勢。
另外,帝國海軍的造艦速度要比德國人快不少。德國人建造一級戰列艦,大概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隨著德國人建造的戰列艦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好,工期也會縮短。但是現在,帝國海軍建造一級戰列艦,不會超過兩年半的時間。因此。即便帝國的戰列艦比德國人後開工,帝國的戰列艦也會比德國人的戰列艦先服役。這樣的話。就能夠確保帝國不會被德國人欺騙。
畢竟,建造戰列艦需要大型的船臺。那麼龐大的戰艦開工。想要完全保密,幾乎是不可能的。帝國的軍情局也有足夠的時間去確定德國人是否開工建造了新式戰艦。一旦確定之後,帝國再開始建造新式戰列艦,也能夠確保帝國海軍繼續領先於德國海軍。
“是,陛下!”海軍大臣魏勇點了點頭,再一次得到了帝國皇帝龍宇飛的保證,讓他非常滿足了。至少,龍宇飛承諾的兩倍優勢不會改變,這就會使得帝國海軍在將來面對德國海軍的時候。有著更多的優勢。帝國海軍可以更加從容的進行戰術佈置,而不像德國人需要精打細算。
中國海軍確定了這一計劃之後,使得中德兩國的海軍軍備競賽進入了高*潮。雖然,帝國海軍的大規模造艦比德國海軍晚了一年。但是,規模則比德國海軍要大得多。當帝國*軍情局確定德國海軍在1857年建造了四艘‘維特爾斯巴赫級’戰列艦的時候,帝國海軍立刻開工了八艘‘唐級’改進型戰列艦。而在1857年下半年,德國海軍繼續開工建造四艘‘布倫瑞克級’戰列艦的時候,帝國海軍則開工建造了八艘‘唐級’戰列艦的終極改進型戰列艦。
帝國海軍關於‘唐級’戰列艦的劃分,初期的八艘為‘初唐級’戰列艦。中期的八艘則為‘中唐級’戰列艦,後期的八艘則為‘晚唐級’戰列艦。‘中唐級’戰列艦和‘初唐級’戰列艦沒有太大的區別,依舊是三座三聯裝343毫米主炮,不過。裝甲更為厚實,排水量也增大了一些。但航速卻和‘初唐級’戰列艦一樣,保持不變。至於‘晚唐級’戰列艦。則裝備了更為強大的三座三聯裝356毫米主炮,使得這一級戰列艦的火力更加的強悍。防禦力和‘中唐級’戰列艦差不多,但是。因為動力系統採用了蒸汽輪機的原因。‘晚唐級’戰列艦的航速高達23節。從中德雙方的戰艦建造數量來看,中國海軍的‘初唐級’,‘中唐級’和‘晚唐級’,數量是德國海軍的‘凱撒。腓特烈三世’級,‘維特爾斯巴赫級’和‘布倫瑞克級’的兩倍。從戰艦的效能來看,帝國海軍的這三級戰列艦也略強於德國海軍。在數量和效能上都佔優之後,帝國海軍的實力已經倍強於德國海軍,使得帝國海軍在未來的海軍競賽當中,牢牢佔據著優勢。
當然,帝國海軍進行兩倍於德國海軍的戰列艦建造計劃,使得帝國海軍的軍費開支也在德國海軍的兩倍以上。德國從英國人那裡獲得了價值六億四千萬華元的造艦資金,但帝國在戰爭當中也獲得了一百多億華元的發展資金。雖然軍費只分到了四十億華元,陸軍和海軍都佔據了這其中的大頭。陸軍分到了百分之六十,海軍分到了百分之三十五,空軍只分到了百分之五。但是,十四億華元的資金,使得帝國海軍的造艦資金非常的充足。
另外,帝國皇帝龍宇飛還決定,印度每年向帝國進貢的八億華元,帝國*軍隊分得其中的一半,也就是四億華元。另外的四億華元則交給軍方作為軍費的補充。海軍差不多可以分到兩億華元,這就使得海軍有了更多的造艦資金。
世界大戰之後,帝國的經濟在上百億資金的注入之下,開始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大量的向海外移民,使得帝國民眾的生活越來越好,購買力也越來越高。加上印度和非洲這兩個殖民地,給帝國的工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帝國的經濟發展更加的迅速。經濟的發展,使得帝國的軍費也不斷的提高,海軍分到的軍費相應的也提高了不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帝國海軍雖然開始了大規模的造艦,但在不需要額外增加開支的情況下,就能夠按照計劃發展。不會給帝國的經濟造成太大的壓力。
反觀德國海軍,在英國人支付的造艦資金用光之後,為了維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