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想著對策。
這種情況看似周烈王完全佔據了上風,可是若是周成王,也未必不會想不到會發生這種變故。
周成王唯一算漏了的事,就是他自己會被刺殺。
而至於大臣被殺,周成王應該會想到,而且只要他想到,肯定會有應對的法子。
將這件事和王林一說,後者一拍腦門,卻是道:“對了,王爺早就防著周烈王狗急跳牆,所以早就料到對方會出這一招,已經是有所防範,早在幾天前,王爺就和許多大臣商量好,讓他們都寫下了遺書,倘若遭遇不測,那就會立刻彈劾周烈王,這些遺書就是最好的證據,王爺應該是藏了起來,我這便回去取,刑公子,還望你拖延一二。”
說完,王林帶著人就衝了出去,刑天一聽,也是暗道有戲,卻也是吩咐小白,讓她去聯絡那被殺的八位大臣的家眷,隨後刑天控制假周成王,此刻猛然在朝堂上呵斥一聲。
“放肆!”
這一聲呵斥聲勢震天,當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另外一邊的周烈王也是眉頭一皺,冷聲道:“成王,你這是什麼意思?”
假周成王起身,環顧四周,卻是道:“八位國家重臣被殺,烈王不叫那順天府尹前來偵破案件,卻讓三萬天狼軍進駐皇城,到究竟是何用意?到時候百姓勢必惶恐,局面勢必混亂,人心惶惶,本王卻是認為大大的不妥,況且此事其中的疑點太多,烈王你平時又和那八位重臣的政見屢屢不合,如此大動干戈,引兵入城,實在惹人懷疑,莫非烈王你和這件事有什麼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此話一出,滿朝皆驚,眾人卻是明白,成王這是要孤注一擲了。這也難怪,倘若真的讓烈王藉故引兵入城,那所有大臣,皇族的人,生死都掌握在烈王手中,到時候自然是再無人能違背烈王的命令。如今天狼王朝的皇帝病重,久不上朝,大權已經是有一多半都把持在烈王手裡,如果這次他引兵入城,那才是真正的穩固大權,說不定還會藉故登基,成為天狼王朝新的皇帝。
所以成王自然是要阻攔。
不單是他要阻攔,一些不看好烈王的大臣,也會阻攔。
此刻有成王帶頭,當即便有一些和成王一系的大臣也出列道:“成王殿下說的有理,自古皇城不入兵,這是組訓,即便是發生瞭如此驚天命案,也應該有順天府尹來偵破,讓三萬天狼軍進城是何道理?自古兵入皇城,都是要發生政變,奪權,烈王殿下,您切不可做這惹人詬病之事。”
“沒錯,還請烈王殿下三思!”
呼呼啦啦,十幾名大臣一起進言道。當即形勢就緊張了起來,周烈王此刻卻是冷笑連連,突然一拍桌子,怒道:“成王,你認為不妥,我卻是認為極妥,剛剛你那言外之意是說八位大臣的死和我有關,你可知道凡事講究真憑實據,若是沒有憑證,你便是汙衊,如今我代替父皇執掌朝政,便是代天子行事,你汙衊我,便是汙衊天子,這可是大罪,便是皇親國戚也不能姑息。還有你們幾個臣子,也敢在這裡胡亂妄言,如今局勢緊張,兵入皇城也是為了保護皇城內的安全,這等重要的事卻被你們曲解,實在是其心可誅,我代天子議政,何須發動政變?我看,是有些居心叵測之人想要奪權,你們便是幫兇。”
周烈王自然不是善良之輩,如今這局勢,他也看得出乃是成王一夥兒要破釜沉舟,孤注一擲,而他更不可能讓成王得逞。
既然話已經說到這裡,那即便是徹底對立也是在所不惜,如果能趁這個機會將成王一夥兒打壓下去,那便是再好不過。
周烈王一說話,當即便有許多支援他的大臣附和,當即朝堂之上,便是分作了兩派,一派支援周成王,而另一派支援周烈王,卻是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可開交。
可以說,雙方已經是撕破了臉皮,開始互相攻擊,互相指責,如果仔細看,周成王一方的認數要少一點,卻是因為少了那八個死掉的大臣。
到了這個時候,只能是一條路走到黑,假周成王此刻直接起身,先是對著那空無一人的皇位拜了拜,才起身道:“我天狼王朝時運不濟,卻是出了周烈這麼一個獨斷專行,置國家大業不顧之不肖子孫,若非他一意孤行,欺壓周邊小國,搞得他們怨聲載道,心存積怨,又在大趙王朝想要言和之時貿然出兵,不顧兩國邦交,又怎會弄到現在群起而攻的地步,雖說我天狼王朝依靠祖宗庇護,底蘊深厚,兵雄將廣,並不懼怕,但即便是能贏也會元氣大傷,與王朝利益不符。歷來君王當道,莫不是以國家大業,民生飢苦為己任,此番這一場原本可以避免的戰爭卻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