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0部分

,經濟增長放緩甚至陷入停頓。

可以說這場持續了十年的不義之戰,嚴重影響了美國民眾的心理,也間接勾起了嬉皮士和雅皮士運動。“反戰”在那一段時間成為社會的主流。而即便在戰爭結束多年之後,人們還依然反思這場戰爭,為美國為世界所帶來的創傷。

事實上戰爭創傷症候群在之後多年都一直困擾著那些曾經參加過越戰的人,使得美國不禁犯罪率大增,失業率大增,而且精神病病例也出現井噴的情況。像史泰龍的《第一滴血》中的蘭博,其實就是那時候越戰老兵的縮影。

因為社會上充斥著反思。憤怒,與痛苦的元素,所以像《克萊默夫婦》這類溫馨親情的電影,才忽然就受到了人們的追捧,人們從這部電影之中感覺到了久違了的親情。

除了這部《克萊默夫婦》之外,真正反映戰爭殘酷的《現代啟示錄》又稱《戰爭啟示錄》。今年也同樣是奪獎的大熱門,而且這部電影去年的票房也實在不差。

這兩部電影的大火,讓許貫武很自然的聯想到了日後由史泰龍主演的那部《第一滴血》,以及由查理。辛主演的《野戰排》。

《第一滴血》中的蘭博就是參加過越戰的特種兵,勇敢。無畏,忠誠,可惜的是像他這樣的越戰老兵,在退役之後越受到人們的不解與歧視。因為越戰實在太過殘酷的關係,所以參加過越戰的老兵沒有被視為英雄,反而被人們看做是劊子手,是充滿危險的一類人物。

而越戰老兵也因為戰爭創傷後症候群,精神方面往往都會出現很多問題。而這種病症在之前並未引起重視,正是因為越戰老兵大規模的出現各種問題,才引起了心理學界的重視。除了心理疾病之外,物理方面的損傷同樣難以彌補。

三十多萬傷員,其中不乏斷胳膊斷腿的人,甚至還有因為美國違例使用化學武器而同樣遭殃計程車兵,他們畢生都將承受無盡的痛苦。同時他們的遭遇也不會被人們同情和憐憫,這實在是一件比受傷還要更令人痛苦的事。自己本來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才去參加戰爭,並因此遭受到了無盡的痛苦。但是自己的付出卻不被認可,實在是令人傷身又寒心。

蘭博在才加越戰時,價值數千萬美元的坦克都可以隨便開,但是回到美國退役之後,想找一份給汽車加油的工作都不可能,人們對他充滿了歧視和偏見。想去看一下自己的戰友,但卻被當地警察認為可能是危險分子。

受盡無盡屈辱的蘭博在自己留下第一滴血後,發誓要將自己所承受的苦難報復回去。報復那些歧視自己,傷害自己的人們。於是就發生了《第一滴血》裡面的故事。他其實是為那些受創的越戰老兵發聲,讓人們重新認識到這些老兵的苦難。

不過這部影片上映的時候,正是美國社會反思越戰出現另一種聲音的時候,有人開始為一直沉默的越戰老兵抱不平,所以這部《第一滴血》上映之後才廣受好評。

如果放到現在美國民眾對越戰及越戰老兵都痛恨至極的時候,這部電影鐵定不會取得太高票房。

第五百五十六章 歐洲市場

許貫武前世就看過史泰龍的《第一滴血》,也曾經看過查理。辛主演的《野戰排》,知道這兩部與越戰有關的電影,在之後都取得了非常高的票房。

對利用美國人的感情賺取票房,許貫武是沒有絲毫愧疚的。說實話,美國發動朝戰,越戰,乃至入侵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等等,雖然表面上做主的都是資本家和政客,但其實也是與美國人的支援分不開的。

正是他們投票選舉出的所謂民主政府發動了這一系列的戰爭,為當地百姓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痛。所以說他們同樣也是有罪的人,是不能裝作無辜置身事外的。

不過據說《第一滴血》是由小說改編而成,而《野戰排》則是由導演的親身經歷改編而來,所以許貫武現在就算可以將兩部劇本寫出來,但是如果想要拍攝完成還得需要時間。

想到這裡許貫武又把金球獎和金像獎兩項頒獎典禮的邀請卡拿了起來,“看來,這一次還得去趟美國不可了。只是這一次該帶誰去呢?如果還是帶阿芝去的話,青霞那邊會不會不好交代啊?但是如果帶青霞去的話,媒體上估計又會有風波了。美國是由清教徒佔主流的國家,思想還是比較保守的啊。肯定不會接受這種一夫兩妻的事。”

許貫武一邊唸叨著,一邊在心裡想心事。正在這時,梁淑儀卻走了進來。

“史丹利,在想些什麼呢?”見到許貫武低頭沉思的模樣,梁淑儀不禁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