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貞娘看到田本昌同孫月娟在牌坊前灑下水酒。
貞娘便也走了上前,孫月娟也遞給了貞娘一杯水酒,貞娘將水酒灑在了地上。
然後在牌坊前靜默了一刻鐘,貞娘便離開了。
十多天後,便是過年了。羅文謙果然沒能趕回來。不過,羅平安先回來了,帶來了羅文謙的口信,一切順利,再過幾天。羅文謙就能到徽州。
貞娘便心裡有數了。
正月裡,李家七房尤其熱鬧,各種拜年自不必說。
中午吃過飯。貞娘同自家奶奶一起去七房這邊,陪著七祖母說話。這兩年。七祖母的身體也愈發的虛弱了。
貞娘和自家奶奶過來的時候,七房的兩位嬸孃,還有六房的三個姑姑都在,再加上九房的九叔婆和小黃氏,再加上景明嬸和花兒,一干女人將堂屋擠的滿滿當當的。
七祖母如今喜歡屋裡許多人擠著說話,熱鬧。
此時。一屋子女人正說著李家新年的事情。
今年,一開年,李家就迎來兩件大喜事,一件就是李金花和程長根的婚事。
六老爺子最近一年來。總是有些時而清醒時而糊塗的,再想著,老七,老八和老九都走了,反倒是他活到最後。不過他自己感覺著,也有些時日無多的感覺,而金花這閨女他又實在不放心,還得給她找個依靠,最終看中了程長根。
起先潤哥兒反對。他也就暫時放下了,而如今潤哥兒這小子也受了教訓,倒是懂事了,對於他孃親跟長根的事情也就不在反對了,最後,李六老爺子跟李老夫人一合計,本著臘不定正不娶的風俗,最終把親事定在二月二。
這是一件喜事,而第二件喜事,自然是貞孃的親事。
李老夫人已經跟羅家三叔公三叔婆合計過了,一年的孝期,其實就是九個月,到得二月份,貞娘便守孝滿了,再加上今年貞娘都二十了,於是也就快刀斬亂麻,貞娘同羅文謙的親事就定在三月二十六號。
急是急了點,但其實該備的東西去年就備好了。
此時,貞娘正同七祖母說著墨坊來年的發展。
“貞娘啊,七祖母還有一個心願,知道是什麼嗎?”這時,七祖母靠坐在藤椅上,陽光透過開著的窗戶射在背後,那感覺就象是前世老照片裡的老奶奶似的,懷舊,溫馨而親切。
“李氏墨譜。”貞娘笑嘻嘻的道。
文人,讀書,做官,著書立傳,而制墨,走到極致,同樣也是著書立傳,一本墨譜才是亙古流傳的東西。
“你這丫頭,最知七祖母的心了。”李老夫人開懷的道,貞娘既然這麼說,那就說明她已經在準備了。
就在這時,二狗提著禮物進來,這廝一副二皮臉,一進來就衝著屋裡一干女人做了一個羅圈揖:“給各位老夫人,各位奶奶,各位姑奶奶拜年。”
這傢伙這得性惹得大家一陣嘻嘻笑,氣的一邊花兒直瞪眼,只覺得二狗所她的那一點臉面都丟盡了。氣的暗裡掐了他一記,將他趕了出去,這裡都是女人堆的,一個男人二皮臉的混進來算什麼事。
“對了,二狗和花兒的親事也定了有些時日了,什麼時候成親啊?”看著二狗被花兒推出屋去,春花大姑姑笑問道,畢竟之前一直在說著李金花和貞孃的親事,這會兒自又想到了花兒。
春花大姑姑這話一出,花兒她娘方氏那臉皮子就有一些鬱郁。
一邊七房的大奶奶陳氏笑道:“這不,花兒是要等她嫂子進門再出嫁呢。”
不過說到嫂子進門,這還真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李正平如今一年有大半年在海外,便是今年過年,也沒能趕回來,婚事的事情便這麼耽擱了。
“正平快回來了吧?我看要不,我們先幫他看看人家,等他回來,就把這親事給辦了。”這時,一邊的小黃氏道。
“我倒是想啊,可這臭小子半點不由人。”方氏有些氣哼哼的道,她心裡明白,正平八成心裡還想著葛秋姐。
話說到這裡,那就不好再繼續說了。
“姐,月娟姐姐來找你。”這時,喜哥兒從外面探了個腦袋進來,衝著屋裡的李貞娘道。
李貞娘便起身,跟幾個伯孃嬸孃告辭,然後跟著喜哥兒出了門。
孫月姐就站在門口,神情顯的有些急切。
“月娟,近來還好吧?”貞娘快步上前,問候道。
“還好。”孫月娟微微點頭,隨後卻拉了貞娘到一邊,四處看了看沒有人,這才壓低著聲音道:“貞娘。本昌聽到一個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