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4部分

噩夢般的畫面,映入了他的眼簾——

前方几十丈開外,駛來的一艘船,載滿了蕭乾的精銳將士,龐大的船身像將江水推開了一個豁口,白浪滔滔,把他們立身的小船逼入了一個漩渦,不停翻騰,也讓他們的樣子如同喪家之犬,狼狽之極。

蕭乾站在高高的甲板上,夕陽下,一身甲冑閃閃發亮。

很快,伴著風聲,傳來他冷冷的命令。

“拿下南榮皇帝!”

……

……

“陛下,咱們……南榮完了!”

管宗光撕心裂肺的喊著,側頭看去,卻見宋熹剛剛抬起手舉劍,一支利箭就飛射而至,“鐺”一聲擊在劍上,讓他手上的長劍脫落,恰好砸在管宗光的腳上,痛得他“嗚”了一聲,跳將起來。

“啊!”

舉著弓箭的蕭乾,站在甲板上,冷冷看著宋熹。

“好死不如活賴著,你急什麼?”

宋熹一怔,揉了揉被震得發麻的虎口,迎著逆射的陽光微微眯眼,卻是笑了。

“你誤會了。我只是想還劍入鞘,向你致敬而已。”

坑深324米,錯,不錯?

景昌二年五月初二,漢江水仗,歷時兩個時辰,以南榮敗北,宋熹被俘結束。而僵持許久的漢水甬道之爭也終於落下大幕,它與金州地界一樣,被蕭軍接管,再一次成為了蕭乾的佔地。

訊息傳得很慢,但此事還是轟動了金州——

皇帝被俘,江山如何?

有人暗自慶幸,小皇子已經出生,如此一來,即便景昌皇帝有個什麼三長兩短,南榮也不至於後續無人。也有人心驚膽戰,這皇帝被俘了,本就岌岌可危的南榮江山,又何來安穩之日?

金州風雨飄搖。

位於金州地界的興隆山,氣氛更為陰雲密佈。

這一日,大霧散盡,烈日高照,興隆山鎮的老百姓如常操持著自己的營生,可很快,就有人發現了不對勁兒。

鎮外集結了大批的南榮兵馬,他們將興隆山完全包圍,四處吆喝著扎崗做哨,雖然沒有侵犯他們,卻讓已然過慣了閒適日子的興隆山鎮老百姓不得安穩,他們的到來,仿若在百姓心頭插上了一根刺,有膽小的,來不及收拾傢什,拖兒帶女地就上山去了,有膽大的……也無非多收拾幾件細軟,多趕幾頭牛羊再行上山。

於是乎,不到晌午,上山的路已人滿為患,人群擠在一起,推車趕羊,拖家帶口,如同遊走的長蛇,蜿蜒著上山而去。大家邊走邊議論,這朝廷派兵來興隆山所為哪般?有訊息靈通的人,也知道墨九快要生產了,朝廷尋了這個時候來,肯定有什麼大的變故了。可不論如何,這些人都一致認為,九爺等他們不薄,生死都得和興隆山共存亡……

天上白雲舒捲。

地上風雨飄搖。

興隆山那邊懸著心,金州的蕭軍正在清理戰場。

在蕭軍俘獲了宋熹之後,在皇帝在手,剩餘的殘兵基本都選擇了投降。故而,除了發生幾處小規模的交鋒之外,蕭軍接管金州的整個過程都沒有遇到太大的反抗,而金州城的老百姓對蕭乾和蕭軍也都極是熟悉。他和宋熹不管哪個勝,哪個敗,百姓並無個人好惡,只要不影響他們的生活便好,甚至有相當大一部分金州百姓對蕭軍入城按管,存了喜聞樂見的態度。

蕭乾拿下金州,並沒有馬上去興隆山,而是在金州大營召見了各軍幾個高階將校秘密議事。

議事內容,外人不得而知。

約摸一個時辰後,將校們都散去了,蕭乾又才吩咐薛昉。

“把宋熹帶來。”

生擒宋熹,是蕭乾領兵出戰之前就下達的命令。可真的抓了一個皇帝回來,他也沒把宋熹當俘虜。好吃好喝地待著,一應事宜皆按皇帝的禮制執行,沒有半分為難,也算很講究了。

“主公,宋熹帶到。”

薛昉站在門口,精神奕奕的拱手。

這個小夥子黑了,瘦了,但打了勝仗之後,他亢奮的神經還沒有恢復,每一個字都帶著跳躍的火光,尤其說到宋熹的時候,更有一點點的驕傲情緒。

“請!”蕭乾抬手,面無表情的樣子,並不像薛昉那麼沉不住氣。

大營的簾子很厚,抬起、落下,都會帶出一股子悶響。

等它再響起第二次時,宋熹慢悠悠進來了。

身著白衣,未配武器,負著雙手,長髮綰髻,他那閒適的樣子像一個飽學的儒雅之士,沒有了半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