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衝出了自己的書房。

王衡也聽說了訊息,他連忙叫上了母親和兩個姐姐,跟在了父親身後,一家人上了馬車,迎出了漢壽城北門。

在漢壽城北門外三里處等候了不多時,大家便看到了一隊車隊從北方轔轔而來,王叡下了馬車,當先迎了上去,鄭寧、王衡等人跟在了後面。

看到王叡迎了上來,車隊中馳來幾騎,正是王垚、趙虎等人,王垚等人馳到近處,翻身下馬,對王叡施禮道:“使君,王垚幸得不辱使命,已將康成先生一家接來了荊州!”

王叡對王垚虛扶了一下道:“德高辛苦了!康成先生在哪裡?快帶我去見他!”

雖然王家與鄭家是姻親,王叡與鄭玄也是至交,兩家又居住在鄰郡,不過古代交通太不方便,所以兩人也有幾年沒有見過面了。

鄭玄又是舉世聞名的大儒,一代儒宗,在天下士林之間的聲望實在是太高了,他親身來了荊州,王叡當然會很激動了。

王垚道:“康成先生就在後面的馬車裡,我帶使君去見他!”

王垚前面帶路,王叡一家人跟在了後面,此時只見對面的車隊裡也下來了一群人,走向了這邊。

在隨黃忠練武,尤其是練出氣感之後,王衡的眼力越來越好,離著裡許遠,王衡便看到對面那一群人當中領頭的是一位老者,他面容清矍,身著一身儒生袍服,峨冠博帶,大袖飄飄,腰間還帶了一把長劍,大步走了過來,而跟在他身後的是一群年輕儒生。

王衡心道,這位老者應該就是鄭玄了。

雙方走路都很快,很快雙方就會面了,離著老遠,王叡便向那位打頭的老者施禮道:“康成大兄,這可讓王叡等得望眼欲穿了!”

老者搶前一步,扶住了王叡道:“通曜賢弟,如今你是一州刺史了,不可對我行此大禮!”

王叡道:“應當的,應當的,康成大兄你如今可是一代儒宗,王叡身為學儒之人,拜見一代儒宗有什麼不應該嗎?”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仰頭哈哈大笑起來。他們本是知交,又都是灑脫之人,倒也不拘這些俗禮。

兩人開始互相介紹起身後的家人、學生起來,先是鄭玄介紹了他的家人。

鄭玄今年已經是六十歲了,已是年屆花甲之年,不過他的精神還是很矍爍,腿腳也很靈便,這應該與他腰中的劍有關,他也像傳統儒生一般學文習武。他的妻子宋氏今年也有五十二歲了,也許是因為鄭玄家境一般,操持家務太過辛苦,她的頭髮已經花白了,臉上也多了不少皺紋,不過娟秀的臉龐還是能夠看出她年輕時一定也是一個美人。

鄭玄只有一個兒子,名叫鄭益,字益恩,鄭玄是中年得子,所以鄭益今年只有十六歲,他面容清秀,斯文有禮,是一個謙沖少年。

接下來鄭玄又介紹了跟隨他一起來到荊州的幾位學生們,這幾位學生分別是張逸、徐商、崔琰、公孫方、程秉、國淵、孫乾、吳儼、張曾等人。

張逸、徐商和孫乾是北海人,崔琰和公孫方是清河人,國淵是樂安人,程秉是汝南人,吳儼和張曾則是東萊人,這其中,王衡聽過名字的只有崔琰、程秉、國淵和孫乾三人,這四人中兩人是日後的魏國名臣,一人是日後的吳國名臣,一人是日後的蜀國名臣,沒想到他們都是鄭玄的弟子。

張逸、徐商、崔琰、公孫方四人年歲較長,現在已經有三旬左右,而其他五人都很年輕,只有二十歲左右,年紀最小的國淵和張曾都只有十六歲。

年歲最長的張逸今年三十八歲,他很早就拜在了鄭玄門下學經,鄭玄很欣賞他,甚至將自己的幼妹鄭嬿許配給了他,因此他與王叡也算得上是連襟了,兩人也是熟識。

鄭玄躬耕於不其南山的時候,其門下弟子最多的時候達到了數千人,可是由於缺乏糧食,數千人都是風流雲散,一直跟在他身邊的弟子只有十幾人了,而這一次跟隨他前來荊州的只有這九名弟子了。

待鄭玄給王叡介紹完畢自己的弟子們,鄭寧上前施禮道:“大兄遠來辛苦了!”

這一次王垚去北海接鄭玄一家人,去時騎馬,只用了十天左右,而來時則只能乘車,速度很慢,所以花了一個多月才來到漢壽,在這個年代,道路顛簸難行,馬車又沒有減震系統,坐一個多月馬車倒真是一件苦差事。

鄭玄爽朗的笑道:“不辛苦,不辛苦!”

看到鄭玄的精神狀態還不錯,鄭寧倒也是放下了心。只不過想到鄭玄在家裡竟然連過日子的糧食都要別人接濟了,鄭寧不由得又流下了兩行清淚,她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