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此前世界海戰史上還沒有如此規模的魚雷艇叢集出擊行動,加上魚雷艇偷襲作戰本身的危險性,當命令下達時,全場鴉雀無聲。對於日本魚雷艇的官兵而言,與其說是一次偷襲,不如形容成冒死一搏,因為誰也無法估計,這一去之後是否還能全身而退。

時間一秒一秒過去,為了儘量選擇最佳攻擊時刻,直到5日的深夜2時,即月落前一小時,日本第二、第三魚雷艇隊才起錨出發。在此之前,“愛宕”、“鳥海”等炮艦已經在威海灣口開始了對日島等炮臺的佯攻炮擊,藉以牽制北洋艦隊和劉公島、日島炮臺,同時起到消耗守軍精力的作用。

因為第三魚雷艇隊先前曾多次對防材進行偵察,熟悉航路,因此排在前列。位於隊伍最前方的,則是發現東口防材缺口的“第六號”魚雷艇,其後依次為“第二十二號”、“第五號”、“第十號”、“第二十一號”、“第八號”、“第十四號”、“第九號”、“第十八號”、“第十九號”。偷襲兵力總計共10艘魚雷艇,除擔任第二、三艇隊旗艦的“第二十一號”和“第二十二號”外,均為同型。第二艇隊旗艦“第二十一號”魚雷艇排水量80噸,法國諾曼底船廠建造,是1894年6月27日剛剛完工的新艇;艇長36米,寬4。01米,吃水1。19米,裝有3汽缸3膨脹立式蒸汽機1座,配套使用1座新式的水管鍋爐,功率1018馬力,航速19。84節;裝備1門47毫米口徑哈乞開斯單管機關炮,艇首固定安裝1具360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雷艇中部和後部甲板上露天安裝2具可旋轉的360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

第三艇隊旗艦“第二十二號”是德國造船工業的產物,和北洋海軍的“福龍”號魚雷艇同出自希肖船廠,1893年8月5日完工;排水量85噸,艇長39米寬4。81米,吃水1。07米,動力為1座3汽缸3膨脹立式蒸汽機,配套1座汽車式鍋爐,功率926馬力,航速18。84節;裝備47毫米口徑哈乞開斯單管機關炮2門,380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3具(1具固定安裝在艇首,2具露天安裝在甲板中部和後部)。

凌晨3時20分,“第六號”魚雷艇駕輕就熟地找到了東口的防材缺口,首先駛入,其餘各艇魚貫跟進,除“第十四號”魚雷艇航行時距岸過近,在南幫龍廟嘴附近的暗礁處擱淺,以及“第十八號”魚雷艇船藝不佳,未能透過防材缺口外,日軍其餘的8艘魚雷艇均順利進入了威海灣內。

6、夜襲(摘自第五章 龍旗凋零)2

按照事前制定的計劃,魚雷艇入港後立刻遮蔽艇上一切燈光,改作雙縱隊緩速航行。正值冬季凌晨,除了海灣口劉公島、日島炮臺和“愛宕”等軍艦的互相炮擊外,威海灣內一片寂然。3時50分,日本魚雷艇隊順利到達預定攻擊陣地,即威海灣中靠近南岸的楊家灘海面,而後各艇以兩艇小隊編組行動,右轉航向8點(90度),以船頭朝向劉公島的四疊橫隊形式,做好了一切準備。

北洋海軍旗艦“定遠”,今天停泊在劉公島鐵碼頭西南方不遠處的深水海面上,她的戰友們則由此向東,散佈在劉公島畔。為了指揮作戰,提督丁汝昌連日來都在“定遠”艦上坐鎮。日本炮艦今天一改常規,從凌晨時分就發起炮擊,使得“定遠”艦上多次鳴響警鐘,似乎預示著這個黎明將有特殊的事情發生。

洋員戴樂尓在自己的官艙裡設法入睡,但是凌晨以來接二連三的警鐘、火炮聲,已經讓他無從睡眠。躺在軍官艙裡猶如搖籃般的小床上,戴樂尓輾轉難眠,舷窗外月光漸漸隱去,他手中懷錶的指標時間定格在3時50分上。

“當、當、當、當”,一連串急促的警鐘聲再度響起,船外頓時一片喧囂,近距離接二連三的開炮聲讓戴樂尓預感不好,立刻披衣起床,匆匆跑出艙口。此時,甲板上四處是忙碌的官兵,機關炮對著黑漆漆的海面不停地射擊,桅盤裡的探照燈也開始點亮,光柱在海面上來回掃視。戴樂尓登上尾部露天指揮台,手握望遠鏡四處觀察,突然一個黑影出現在視線中——日本魚雷艇。

2月5日晚的魚雷艇偷襲,雖然事後看來足以載入教科書,但在進攻當時,日本魚雷艇隊實際亂成了一團,或許這恰好符合了亂戰戰術的真諦。首先發動進攻的是第三艇隊的旗艦“第二十二號”魚雷艇。就在從楊家灘海面變做橫陣的瞬間,司令塔內的日本士兵發現在劉公島南方不遠處有一艘大型軍艦,由於船上有依稀的燈光,雙桅杆雙煙囪的特徵被日軍立刻辨識,“定遠”!“第二十二號”魚雷艇隨即直撲而去。過於猛烈的動作,加上轟鳴的輪機聲,立刻被日島炮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