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經濟適用男》
作品背景相關資料 康熙六次南巡治河(第一、二次)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於康熙二十三年到四十六年(1684年—1707年)間曾經六次南巡,留下了許多家喻戶曉的故事,小說、影視對其進行鋪陳渲染,把史實塗抹得似是而非,而康熙南巡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治河、導淮、濟當時,淮安是黃、淮、運三水交匯之地,為黃淮襟要、漕運鎖鑰,高家堰又是拱衛裡下河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屏障,因此,淮安地區是清代治河的關鍵,康熙帝每次南巡必到淮安視察,指授治河方略。康熙帝在這裡努力踐行其“一勞永逸、全面修治”的治河思想,體現了一位偉大君主追求社會安定、人民幸福的求實人格,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借鑑和啟示。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是清王朝入關以後的第二任皇帝,他熟諳文韜武略,具有遠見卓識,在位六十一年,以實心為本,以實政為務,政績卓著。他八歲登基,十六歲親政以後便“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1]尤其是河務,康熙帝更是為之傾注了畢生的精力。為了治河,從康熙二十三年到四十六年(1684—1707年),康熙帝先後六次南巡,每次均以詳細巡視河工為首要。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一帶,當時是黃、淮、運三水交匯之地,為黃淮襟要、漕運鎖鑰,高家堰又是拱衛裡下河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屏障,因此,淮安地區是清代治河的關鍵,康熙帝每次南巡,必到此視察。
一、執政之初對河務的關注和研究。
明末清初,戰亂頻扔,河道年久失修,至康熙初年黃河下游到處決口,災害連年。據不完全統計,清初順治元年至康熙十六年(1644—1677年)淮河流域的黃河奪淮之災的次數多達90起。[2]自徐州碭山以下至漣水海口,黃河決堤七、八十處,洪澤湖高家堰決口三十多處,翟家壩決口成河九道,清口、運口淤為陸地,不僅百姓田廬受淹,而且運道受阻,每年從南方供應京城的四百萬石漕糧也失去保證。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康熙帝親政不久,黃河在桃源南岸煙墩決口,沿河州縣悉受水患,清河衝沒尤甚,黃河下流既阻,水勢盡注洪澤湖,高郵水高二丈,城門堵塞,鄉民溺斃數萬。[3]從這時起,水患便引起了康熙帝的高度重視,正如康熙帝自己所言:“朕自十四歲即反覆詳考如宿遷以下高家堰等運河[4]他悉心研究治河方略終身不綴。
康熙九年(1670年)三月,策試天下貢士於太和殿前,康熙帝以澄清吏治和治河為策論試題,其中提出“漕糧數百萬石,取給東南,轉輸於黃、運兩河,何以修浚得宜?而天庾籍以充裕,俾國收利,民不受其害?其必有道以處此。爾多士志學已久,當有確見其中,其各攄鳳抱,詳切敷陳,朕將親覽焉。”[5]
康熙十一年(1672年)四月,康熙帝派侍衛吳丹、學士郭廷祚閱視河工,繪圖進呈。[6]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家堰大潰決,僅武家墩至高良澗就出現三十四處決口,淮水迅速下跌,河躡淮後,大量倒灌入湖,形成上破歸仁堤,下破高家堰,突入裡運河,漫流裡下河的嚴重局面。江南財賦重地被淹,運道受阻,對平定“三藩”的戰爭也極為不利。因此,儘管國家財政仍然比較困難,康熙帝還是下決心對黃河、淮河進行全面治理。康熙帝命冀如裼等視察河工,行前一再囑託:“河工經費浩繁;迄無成效;沿河州縣百姓皆受其困。今命爾等前往,須實心相視,將河上利害情形體堪詳明,各處堤岸應如何修築,務為一勞永逸之計,無得苟且塞責。如堪視不審,後復有事,爾等亦難辭咎”。[7]同年十二月;康熙帝還從治河、導淮、通漕的長遠之計著想,“命江南淮、揚所屬沿河地方栽植柳樹,以備河工之需。”[8]
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在平定“三藩”激戰正酣的時刻,康熙帝敕諭安徽巡撫靳輔總督河道。靳輔上任後,駐節清江浦,深入各河道水域調查研究,“周度形勢,博採眾論,為八疏同日上之”。[9]輔疏言:“治河者當審全域性,運道之阻塞由河之變遷,河之變遷由向來治河多盡力於漕艘經行之地,其他決口以無關運道遂緩視之,以致河道日壞。”[10]靳輔指出:“清口以下不浚築,則黃淮無歸,清口以上不鑿引河,則淮河不暢。高堰之決口不盡封塞,則淮分而刷黃不力,黃必內灌,而下流清水潭亦危。且黃河南岸不提,則高堰仍有隱憂,北岸不提,山以東必遭衝潰。故築堤岸,疏下流,塞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