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5部分

了印度西海岸古裡的辛格,跑去了邁索爾王國東部的泰米納德爾的古爾扎裡,對於塞林伽巴丹的威脅似乎更大。

巴哈杜爾手裡直接控制的軍隊不足以讓他兩線開戰,但要是巴哈杜爾從中國人手裡拿到了新式步槍和六角炮,對比手中只有滑膛槍和老式滑膛炮的辛格與古爾扎裡,那優勢可就足夠大到巴哈杜爾兩線開戰的地步了。

辛格和古爾扎里人可以逃走,但他們拿不住邁索爾國庫裡的財富,巴哈杜爾手中有充足的金銀來向中國購買最新的火槍與最厲害的火炮。

辛格對著自己的財政官皺眉的說道:“之前和你說過的,用海關稅和鹽政做抵押,向外貸款的事情怎麼樣了,有眉目嗎?”

巴哈杜爾就要有新式步槍和六角炮了,他辛格也必須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均勢。

“殿下,為這事我去拜訪了法國和英國在古裡的使臣,不過情況不太明朗。他們對我方的還款保證缺乏信心,法國的羅伊領事跟我談過,他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還是能聽出來。而英國人的要求則很過分,他們可以提供貸款,但是要求監管貸款用途,要求我們保證所有軍購上的支出必須用在英國人身上。至於海德拉巴【馬拉塔人的宮廷】,我還沒有和他們的實權人物接觸過,不過估計情況也不太樂觀!”

巴哈杜爾最大的優勢在於他得到了中國人的支援。那些在當初沒有回到中國,而是選擇留在了邁索爾的中國人,現在都團結在了巴哈杜爾的麾下。在辛格的眼中,很顯然,中國人是支援塞林伽巴丹的。

辛格聽到這話後心情很不好,法國人沒興趣就不說了,就他們現今在印度的那店裡來,全部用在海德拉巴還嫌不夠,哪裡會分給古裡?而英國人能夠貸款,卻限制了款項的‘用途’。真是趁火打劫的混蛋,他在這個緊要關頭拿出海關和鹽政去貸款為的就是擴軍換裝,這些錢他就是下給英國人,英國人能保證立馬拿出兩萬杆新式步槍和五十門六角炮嗎?

怕是英印殖民軍把自己現役的裝備算上,總共也沒有那麼多!

等英國人把自己要的武器從歐洲漂洋過海的送到古裡,辛格覺得那時自己的腦袋就已經要搬家了。

英國人這樣的條件是不可能答應的。

他們距離印度太遠太遠,等到英國人的武器送到,用中國人的話說,那就是黃花菜都涼了。

辛格覺得自己要想一個法子,他對自己的財政官說道:“你立刻派人去海德拉巴。”

辛格相信,馬拉塔人這個時候也肯定不願意看到他敗亡的。如今的馬拉塔人西北有錫克教這個麻煩,北方又有廓爾喀王國這個對頭,他們一定願意看到一個分裂的邁索爾王國。包括無暇顧及印度的英國人,他們誰都不願意看到邁索爾強盛,看到邁索爾好過……

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國演義’

英國人的條件挺苛刻的,但是在中國都公開‘支援’巴哈杜爾之後,還敢摻和進來,事實上英國人能夠有這種反應已經很不錯了。

因為目前對於英國來說,一個虛弱但是統一的邁索爾才能夠讓他們更好的從中賺取足夠的利益,因為陳漢是不允許邁索爾毀滅的,基於這個大前提,一個虛弱的邁索爾是最符合他們的在印度的利益的。

這也是英國人願意支援古爾扎裡和辛格的最重要原因。英國人插手邁索爾的這場戰爭,並已經提議向若是的古爾扎裡和辛格提供必要的經濟以及軍械援助。

可他們又不可能真的去挑戰中國的威嚴。

東印度公司很清楚英國人在本土大陸上遭遇的麻煩,本土已經無力將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印度了。

這種情況下他們就只能潛伏,避開中國人的鋒芒,最大限度的保障自己的既有利益。

但一味的躲避可不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傳統,在‘躲避’中保持著小強度的反擊,時刻提醒著中國人,大不列顛王國的利益必須得到保障。這才是倫敦想要的。

除了這個原因外,和巴哈杜爾的個人因素也有很大關係。身為鐵普蘇丹的繼任者,巴哈杜爾在邁索爾王國內部卻沒有太大的威望,在英國人眼中這並不是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但卻是保持邁索爾、保證印度中南部局勢穩定的唯一人選。

海德爾阿里汗的手腕就不需要多說了,英國人對印度中南部的戰略計劃因他而遭遇到了徹底失敗;鐵普蘇丹更是有邁索爾之虎的稱號,也就是巴哈杜爾了,表現的不像將軍更像是國王一些。

不管是英國還是中國都對巴哈杜爾有著相當的好感。

英國人願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