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都還不到十六歲,現在才是有個意思,可不一定就能夠保證最後執行。
聯姻也要看孩子們的秉性。以兒子來說,想讀書的找個有學問的岳家;偏好軍事的,就找個軍伍門第的孩子,日後軍種發展好方便。而文武兩端都不出眾,只能謹守門戶的兒子,就找個高門顯宦家的女兒,這樣也不至於在兄弟中吃虧。而女兒就更要看明白了,女婿跟兒媳是不一樣的,女婿首先要人品好,其次才是有能力,那些已經長歪了的,再怎麼家世好也不能要。
陳繼卿坐了下來,“我剛剛得到訊息,濟南候的大兒子跟豫王殿下走的有點近。”
陳繼功眉頭立刻皺了一下,這可是一個新情況,只不過……,也沒啥大不了的。“這也不礙事吧。”豫王是皇帝的第一個兒子,也是皇后的第一個兒子,是嫡長子,既嫡又長,很得一些文武的支援。
依照中國的傳統,嫡長子這是天生的繼承人啊,名分上說破天了也站得住腳,順理成章。
石猛明面上雖然是皇帝的孤臣,但陳繼功也跟他在一塊坐過幾回酒局,言談中石猛是傾向於豫王的。
“本來是沒什麼大事。但架不住豫王殿下讓人跟新儒黨的那些異類做了接觸,這讓宗室裡的不少人都轉變了態度。”陳繼功、陳繼卿兄弟可是標準的陳氏宗親。
這是剛剛爆出不久的大新聞。不僅沈國貞與新儒黨的那些異類做了接觸,連豫王殿下也與那些異類做了接觸。而那些異類據說已經要跟新儒黨分家了。
而陳漢宗室裡的很多人對於皿煮還是嗤之以鼻,就連二元制他們也十分抗拒。在他們眼中,皇帝至高無上的‘朝廷’,才是正常的朝廷。
陳繼功之前與石猛議親的時候,當然不可能預測到會有這一波風浪吹起。可現在據說宗室內的不少人已經因此轉變態度,站到了其他皇子陣營。
只是陳繼功不怎麼關心這一點,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封國等不了幾年就該來到了。在他的堂侄們為了那把至高無上的椅子,拼勁全力,拼到最後關頭的時候,他已經不在南京了。
陳繼功可不是他老爹陳聰,陳聰是死都不願意去萬里之外的美洲的,他的目的都已經在魯山修好了。可陳繼功陳繼卿兄弟是要去美洲的,那是他們兄弟這幾十年來心中的執念啊。在有生之年不親自去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他們兄弟死不瞑目。
而石猛,在陳漢勳貴圈子裡是陳繼功比較重視和尊敬的。石猛家的家風,在諸多勳貴元老之中,也是比較受到稱讚的。或者說,陳繼功就不相信以石猛的為人會教出什麼壞種來,也不相信濟南侯府會兩代人就敗下去。
陳漢不是前朝、大前朝。
詩書傳家的大族放到朱明、趙宋時代,那都是開國勳貴的出色的聯姻物件。但如今的天下,那裡還有什麼詩書傳家的大族。而且皇帝對於勳貴家族的抑制可以說相當輕微的,跟朱明時候完全不同,跟趙宋時候也完全不同。
當然,有了‘海外封國’做誘餌,陳漢朝的勳貴也跟前朝的功勳大臣不一樣了。對於後者這一群體,本土的權勢、利益都屬於可拋棄、放棄的狀態,‘海外封國’才是他們最大的追求。
這就讓陳鳴的收權變得輕鬆很多很多!
這種環境下,就石猛這樣的家風,濟南侯府可以說固若金湯。
陳繼功都不求自己的女婿能在將來繼承濟南候國,他只需要紮根在本土,紮根在國防軍,能繼承下濟南候的三分人脈,未來就前途無量了。
石猛最小的兒子,也是庶子,今年20歲,中央軍校炮兵科三年級學生。
成績優異,教官考評優秀,小夥子人也長的精神,體格健壯,也沒有啥不良嗜好
陳繼功對他還是很滿意的。
“濟南候的小公子年齡已經二十了,是貓是虎,已經能看個七八。這小子還是不錯的。”
“這話倒是說得對。要議親,關鍵還是看人品和性格。孩子若年紀太小,一切都看不出來,還是等大一點的好。”陳繼卿同樣也對石猛的家風比較信服。甚至他都懷疑,石猛的大兒子跟豫王殿下接觸,是不是受了皇帝的什麼吩咐。
娶妻在賢,娶錯了老婆,一輩子可能就毀了。
陳繼卿過來算是探聽訊息,坐了一陣便告辭離開。
打不死待陳繼卿離開,陳繼功的夫人進來書房,問陳繼功道:“老爺,那石家的小子是不是有……”陳繼功搖搖頭,議親的事可以繼續進行下去,沒啥大不了的。
岳氏滿意的退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