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中國人,正在向著南美的西班牙人進攻。葡萄牙人已經同西班牙人勇敢的聯合了起來,他們共同面臨黃色的魔鬼。而身在北美,與中國比鄰而居的燈塔國,現在也到了決定自己命運的時刻了。
是勇敢的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站在一起,共同面對這場危害著整個一神文明的‘黃禍’,還是低眉順目,苟延殘喘的等到中國人吞噬了整個南美之後再對燈塔國痛下殺手。
傑斐遜心中其實已經有了決定。但他還需要去說服很多人,燈塔國不是他一個人的燈塔國。
“總統先生,楊特使已經到了總統府。”
總統府的一名工作人員對傑斐遜說道,他口中的楊特使就是陳漢派來的資政院委員楊德望,後者在日本奴工事件中扮演著一個極重要的角色,當那一場局告一段落之後,楊德望也收到了屬於他的回報,成為了資政院中的一員。乍然一看比唐飛鵬和王家【北野】得到的好處都多。
現在楊德望就由燈塔國的國務卿詹姆斯麥迪遜陪同,已經到了總統府了。今天傑斐遜將在總統府宴請楊德望,而這也是楊德望的一個機會,楊德望將面對著燈塔國的諸多頂層軍政要員發表一次演講,這算是他在國會大夏演講的前奏,也是楊德望此行公開透明的政治觀點和理念的一次簡述。
至於不公開和透明的那些事兒,那是當然不能大大咧咧的就說出來的。
兩扇包著一層銅色的大門被開啟,傑斐遜大步的走了進去,腳下紅色的地毯一直鋪到總統府的門外。這個時代的燈塔國,可沒有三軍儀仗隊來讓楊德望檢閱,雖然楊德望的地位還夠不到那個資格。老美倒是有一支樂隊,在一旁的草坪上奏響著音樂。
楊德望看著眼前這群穿著西方服飾的燈塔國人,這並沒有讓他感覺著有什麼親切。在陳漢幾十年的打滾,當初內心中那點親西方的小心思早就被磨削的乾乾淨淨了。
“總統閣下,在場的先生們:
謝謝您今日的邀請,我感到非常榮幸。這是我在十年內第二次到訪燈塔國,上次我作為一個遠道而來的商人受到了貴國人民的熱忱歡迎,這一次我更是接受到了您的熱情和慷慨的款待,而且我驚訝的發現自己還是第一個享受如此殊榮的中方人士。”因為楊德望是這些年來中國第一個對美國正兒八經的派出的欽差使臣。上一會他帶著滿滿的兩船貨物抵達美利堅,那不管是生絲、茶葉、瓷器,還是藥品、布匹、小五金等等鐵件,在老美這兒都是搶手貨。
“這並不意味著我朝一直忽視燈塔國,兩國民間這些年蓬勃發展的貿易交流趨勢證明了這一點。然而在官方上的往來,這是的確一個疏忽。”燈塔國不主動的尋上陳漢,難道還要陳漢無緣無故的首先對燈塔國派出特使嗎?有來才有往,就像現在這樣,燈塔國先向陳漢外交部遞交了抗議書,這才有了楊德望此次的燈塔國之行。
“但是,我很慶幸能夠彌補這個疏忽。我希望今天我的存在能進一步證明中國重視與貴國的關係。”反正就是拖拉麼,暹羅國和日本的第二批遠征軍還沒有登陸,要馬上抵抗美國的二十萬大軍還有點力不從心。是的,美國擴軍了。從去年開始就擴軍了,雖然很多民兵並不是正規軍,但這裡的各州民兵是比燈塔國的正規軍還強大的存在。
而且有訊息表明英國人深深地摻和到了這中間,法國將領莫羅成為了燈塔國的陸軍總司令,加拿大的英國總督也不知不覺中被換做了阿瑟韋爾斯利。怪不得伊比利亞半島上沒有了他的訊息,原來是被倫敦派到了加拿大。
而且駐歐辦反饋回來的訊息說,英國人在美洲的陸軍力量雖然很薄弱,預計只有一萬人。這個數字是加拿大和加勒比海相加後的數字。但是英國的皇家海軍卻在美洲下了大本錢,據資料顯示,英國皇家海軍在美洲水域部署了九十七艘軍艦。其中有十一艘主力艦【三級風帆戰列艦】和34艘護衛艦。
燈塔國的海陸軍數字相加在一塊,資料不只是二十萬,而且英國人還武裝了不少印第安人。
這些印第安人當年跟法國人攪合在一塊,一場七年戰爭,高盧公雞輸了個底兒朝天,印第安人也被納入了英國人的勢力範圍。燈塔國玩獨立的時候他們還配合著英軍一同對美作戰,就是到了原時空的第二次英美戰爭期間,這些印第安人也是英軍的好盟友。這也怪不得燈塔國後來那麼狠辣的屠戮印第安人了。
“從華盛頓到南京是一段很要遙遠的路程。這之間的距離是由歷史、地理、文化、政治觀點等等的因素所綜合造成的。”燈塔國與這個時代的中國的差異何止那萬里之遙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