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北孔十分的不耐煩,可孔昭煥遞來了降表,還要帶著一萬多民勇投降,並且在隨後的兗州一戰裡,他還能起到絕對的作用。
爵位孔家是不用指望了,但小命,陳鳴會給他們留下的。至於孔家的家產麼,那就看孔昭煥聰明不聰明瞭。
山東這地方,平原山地盆地交加,省境中部山地突起,西南【運河以西】、西北低窪平坦,東部緩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形大勢。陳鳴現在的行軍路線,就是繞過了中間的泰沂山脈,從中部連綿的泰沂山脈與魯西南山區的間隔平原,繞到西部。只要取下兗州,大運河以東的山東地盤就有三分之二握在復漢軍手中了,剩下的三分之一就是一泰安和濟南為中心的山東西北部。
這麼做完全是為了防患清軍馬隊的擾襲!
陳鳴奪取兗州後,與泰安的清水教連為一片,只要卡住通道中的平邑寨和蒙陰縣,那就卡著了山東西部繞道東部的大動脈。清軍在西面的馬隊或許還能小股的從山間穿過,但是大股馬隊就不行了。這樣對於復漢軍的後勤補給工作大有便利。以復漢軍運輸部隊的防禦,百十騎的馬隊根本就啃他們不下。
估計也是看到了這一缺陷,清軍根本就沒打算在魯南動大軍。沂州和兗州的清兵看似也沒咋調動,但其中相對精銳的練軍卻全被抽調去了濟寧。
可問題是,復漢軍如果把兗州城都拿下來了,清軍怎麼可能還守得住濟寧呢?
那答案簡直是豬腦子都能想明白的。
……
曲阜孔家。
大堂裡坐著的不僅是孔昭煥等孔氏族人,還有鄒縣的孟家,以及顏氏、曾氏等儒門的一干‘老祖宗’後裔,再有依附於孔家的大小二十多個家族的當家人。
孔昭煥身著一身大紅的前明公爵袍服,滿清的頂戴和袍服已經被他扔到了大堂的最中間了。整個孔家身上有官職的有七八個,大堂最中間也扔著七八道官府,還有頂戴。對了,孔昭煥還斷了頭髮。
雖然他所剩的那點頭髮少得可憐,帶著烏紗帽看起來像個和尚。
坐在這裡的人,相當一部分人就剪了頭髮,剩下的幾個在一群人的怒視下,也接過剪子來,如剜肉一樣‘咔嚓’絞掉了自己的辮子。
在這裡已經無所謂反清不反清了,投降不投降了,這根本不是今日他們議論的話題。
孔昭煥還想著把兗州城也拿下來,送給陳鳴。這樣他立下的功勞越大,陳鳴才越不好動孔家這塊招牌。而那些依附著孔家的家族也希望看到孔家能繼續長久興盛下去!
可是說真的,孔昭煥真的很怕。陳漢與滿清、大明全都不一樣,滿清自己的邸報上都不知道將陳漢攻擊了多少回,尤其是從去年陳漢佔據南方,徹底做大以後,傾向工商雜學的勢頭就越來越明顯了。
“公爺放心,平邑寨、泗水縣、鄒縣、曲阜、寧陽、汶上、滕縣都已準備妥當。”
“那趕早不趕晚。諸位今夜就各回各家,明日午時舉義,然後各路義軍匯聚兗州城,咱們把兗州也奪下來……”
“孔家這塊招牌他真的還需要嗎?”孔昭煥曾經不止一次的這般問過自己。可他知道,想要保全孔氏一族,他就只能如此。(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者
現在山東最火的話題不是復漢軍要用多長時間拿下整個山東,而是孔家降了復漢軍。
這可真的叫不要臉到極點了。
整個山東誰不知道老夫子p圖的那事兒,早早就被孔家人認定是復漢軍乾的了?那混元教僅僅是復漢軍的一顆棋子。
這幾年裡有多少孔家人把陳惠陳鳴父子罵的狗血噴頭,詛天咒地的發誓要跟復漢軍不死不休,結果復漢軍還沒打進兗州呢,孔家就降了。
而且不僅孔家降了,孟家、顏家、曾家,儒家四聖的後人是都降了,其外還有與他們關係密切的大小家族十多個,全都無恥的當了大青果的叛徒。
並且他們是帶著整個兗州府做了投降的獻禮。
兗州知府聽到孔家降漢的訊息後,自己摘了烏紗帽,掛印而去。等到孔昭煥帶著一兩萬‘義軍’殺奔兗州的時候,還留在城裡的兗州同知和通判,已經拔下了城頭的龍旗,換上了紅豔豔的赤旗!
那時候陳鳴剛帶兵走到平邑寨。
不過這些人真正的苦逼心情又豈是旁觀者所能明白的?孔昭煥領著人獻了整個兗州府,等來的卻是輕飄飄的一句:“大都督有令,……爾軍繼續向西攻取濟寧